【中國MBA教育網訊】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楊賢(Bernard Yeung)教授日前受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關于“未來經濟”的主旨演講中,楊賢教授提出了世界正在面臨的“五個困境”,即第一,數據豐富,真理卻很少;第二,“贏者占多”值得關注;第三, 投資前景“三低兩高”;第四,在全球化進程中“反全球化”;第五,變化源于發達國家,但新興市場卻能實現跳躍式發展。
楊賢教授表示,商學院要攜手參加到未來的發展當中,這就需要調整思維和心態,相互合作。并且要制定激勵機制,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腦力資源,使他們有更多的關愛、目標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
未來經濟
我們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門檻,很多事情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因此,我們關注科技與管理,就要從關心未來經濟開始。未來經濟到底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有什么樣的挑戰,以及我們需要如何應對。
我們都在從事商業教育或者商業管理,所以,我們必須要清楚地來理解這些變化,并且我們要知道現在有怎樣的困境?一旦了解到這些困境,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才能夠取得積極的影響。
為什么科技進步會讓人興奮
人類不同其他生物,因為我們有能力來延伸自己的智力,我們現在的智商比幾千年前的祖先要高得多。其實,我們可以超越物理實體而存在,現在有火箭、飛機,甚至未來我們要搬去火星。人類可以利用能源,發明機器,可以用更多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我們不斷地提升健康水平。
比如,60年代,我們的平均壽命不到50歲,現在全球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了70歲,我的爸爸現在96歲了,他給我打電話的時候聲音依然非常鏗鏘有力和宏亮,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世界。
第四次工業革命讓人興奮
眾所周知,我們正在經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1. 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云計算
2. 無人機、無人車、GPS
3. 材料科學、能源儲備、3D打印、機器人、納米技術
4. 干細胞、基因排序、計算生物
5. 共享經濟——優步、滴滴
過去的創新,每一百年才可能發生一次。比如,前三次工業革命,都是經歷漫長的過程才發生的。然而今天,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些創新都是同時向我們襲來的,而且發展速度非常快。
我們現在有新產品、新流程、新組織,所有這些都在深度、廣度以及速度上產生巨變,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顛覆。這種顛覆性的創新是非常徹底的,是我們現代社會的根本。
三種顛覆性變化
1. 交互和信息處理新方式帶來顛覆性變化
現在我們在講課,突然有就會有學生舉手說,教授,我覺得你好像說錯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實時在網絡上面搜索,他們發現他們搜到的結果跟我說的是不一樣的。大家有沒有相似的經歷?反正我是有的。
如果去餐廳就餐,或者大家旅行的時候,你會做什么?肯定會問我的手機在哪里?只要手里有手機,就感覺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大家入住酒店,發現你的手機并沒有連到Wi-fi,你馬上就會跳起來找Wi-fi,我有過很多這樣子的經歷。
所以,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少不了各種各樣的智能機器,它們改變了我們交互的方式。現在我們都有Facebook等類似的社交媒體,來確定確立自己的社會身份。
這到底發生了什么呢?人類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商業也隨之變化。
2. 組織行為(商業模式)發生顛覆性變化
我們經常會講Uber這樣的新事物,Uber的雇傭關系已經轉變了,不再是雇主或雇員,已經變成了分享經濟。
這導致了很多“去中心化”,改變了信息渠道,改變了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關系,并且改變了我們對于產品和服務的定義及期望。所以,整個商業環境都已經發生變化了,他們會有新的組織架構方式。
3. 對政府的期待發生顛覆性變化
社交媒體現在全方位地影響到了政府的管理以及政治選舉;知識產權(IP),現在我們基本是把它放在開放平臺上;還有網絡安全,它會如何影響到我們經濟安全?是否可以進行“去中心化”?
所有這些幫助政府來治理的工具都發生變化了,比如,大家過飛機場要安檢,這些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同時又提高了政府的監管安全。這些變化已經顛覆和改變了組織的方式以及政府提供服務的種種方式。
壓力與悖論
作為教育從業者,我們也是知識的傳播者,我們需要培育未來更多的學生。
什么是未來?未來似乎充滿了不確定,而且充滿了挑戰,這是很令人害怕的,但是我們要勇于幫助學生,讓他們來理解未來,告訴他們什么是未來,同時鼓勵他們創造自己的未來,其實有很大的壓力。
然而,萬變不離其宗,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我們要給學生什么樣的知識,或者理念,讓他們能夠知道,通過我們傳授的這些知識,他們可以充分地理解商業的變化,創造商業的變化,乃至引領商業的變化。
當今世界五大困境
那我們怎么做呢?坦白來說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發現了當今世界的“五個困境”,我稱之為“五個悖論”。在我們研究當中,這些矛盾經常會出現,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地知道這五個悖論,就可以更好地來進行教學。
1、數據豐富,但真理稀有
我們現在都說自己處于信息時代,有很多數據分析工具,就創造了知識,非常大量的知識,但是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你有可能從數據當中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因為你不知道網上的這些數據到底是真還是假?你根本無法來驗證。
大數據也會有偏差和錯誤,使用錯誤的數據,會導致犯錯。比如說,有人用社交媒體查詢Jobs這個詞,然后再來研究社交媒體里面Jobs這個詞跟失業率的關系,他想通過這個方法評判美國失業率到底是多少。可Jobs也是蘋果公司創始人,也有很多人會上網搜索這個人,所以,這就會造成一個錯誤的關聯性。
再比如,關聯不一定構成因果。如果你到酒吧,你就會發現那些越高興的人,往往是喝的越醉的人。這時候,你是否會跟政府建議說,為了讓人們保持快樂,建議更多人去酒吧呢?這當然不對。這說明,你的觀察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必須要讓學生理解,雖然有很多數據,但肯定是有問題的,而且我們尋找真理的過程就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他們必須要獨立思考,并且要有因果邏輯思維關系,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
2、“贏者占多”值得關注
我們經常會聽到贏者全勝(winners take more),雖然數字化給了我們一個相對平等的起點,但贏者還是會取得大部分好處,這就是讓人非常擔心的一個方面了。
我們可以看到,標準普爾500指數,1935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壽命是90年,到了2011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壽命卻只有18年。
圖表來自經濟學人雜志
現在的大公司都能賺很多的錢,排名前90的公司,比其他公司的收益要多得多。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就面臨著“贏者占多”這樣一個局面,但情況又有些不同。
贏者占多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收購來獲得核心能力,而另外一種更為重要,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主要是通過技術來連接能力,比如,有很多的平臺、聯接器,讓不同的人共同協作,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一個朋友剛剛寫了一本書,他在書里面說,美國前100家上市公司,現在他們40%的收益都是從同行那里拿來的,而80年代,同行產生的收益只有1%,這就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如果我們認同這種困境,就并不是說贏家全部拿走,而是大家都可以參與其中,都可以參與到商業生產和商業管理當中。
但我們所需要的是我們知識面的拓寬和提升,我們必須要知道附加值在哪里,我們如何為客戶,為我們所服務的社會來增添附加值。其實,大家都可以參與到管理流程和商業生產當中去。
3、投資前景“三低兩高”
現今世界有“三低兩高”,低回報率、低增長率、低投資率,高現金、高存款。其實,這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技術進步。
經濟學有兩個假說,一個就是“經濟長期停滯”(the secular stagnation)。
即技術進步和人口老齡化會造成投機機會萎縮。
因此,大家要多儲蓄,在這個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可能你今天投資的,明天就不見了。所以,人們不愿意投資。所以,這個困境就是你會減少投資,來平衡顛覆性變化和發展過快帶來的恐懼和害怕。
另外一個假說就是“儲蓄過剩”(saving glut),現在就連醫生和律師都感覺受到了高科技的威脅。
如果你是20歲、30歲還能學習新事物,如果你50歲了,你的世界就不一樣了,因為你很難接受新鮮事物了。如果在55歲,你已經完全停滯了學習新的事物,就會增加儲蓄,這樣即便是丟了工作或者退休以后,也能生活得很好。因此,儲蓄率就極大地上升。
所以,真正要強調的不是安全,我們應該更多地強調,如果你沒有顛覆,那么你將會被顛覆。
問題就在于我們可能會有這樣一個傾向——我們更愿意尋求安全,而不愿意承擔風險。但是,這必須要改變。也就是我們要鼓勵我們的學生要勇敢,不要太保守,要有好奇心,要能夠去顛覆,而不是最后被別人顛覆。
4、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反全球化”
目前來看,的確出現了一些反全球化的標志性事件和人物,比如,英國脫歐、特朗普、桑德斯……
但事實上,這個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要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大家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就像我坐在這里可以看到美國電影,美國人也可以在家里看中國電影。
A. “平臺公司”把不同群體的人連接到一起,實現合作。很多人甚至可能還沒有看過對方長什么樣,還沒有任何正式的契約,就能夠通過遠程技術技術合作。
從培養學生角度來說,就需要讓我們學生去真正了解經濟的屬性,而不是說到底是應該全球化還是去全球化,更多應該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共存。
B. 每一個初創企業都可以通過“平臺公司”去觸及全球市場,一起攜手上下游實現變革式體驗。
我們如果能注意到這一點,就會更注重經濟理性的培養,把學生培養成企業家和創業家,讓他們為社會做出貢獻。
5、技術源自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受益最大
技術進步有助于世界經濟發展,歐洲現在遇到一些問題,但法國表現還不錯。總體看來,還是亞洲新興市場的表現更讓人振奮。這可以歸納為四點原因。
首先,創新是種破壞性創造力。但這種破壞在亞洲并不多,因為亞洲基礎比較弱,沒有那么多可以破壞的。
亞洲在發展,因此對于資產的控制,亞洲比西方更集中。亞洲的網絡可以把創新帶來的協同機制和外在特點內化,同時可以分散創新的風險,大集團有自己內部的資金來支持。
此外,亞洲現在亟需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先進的物流管理。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技術和通信,都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率。
過去亞洲的市場結構容易受人擺布,如今,依靠互聯網等新技術,實現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競爭環境變得更公平。現在,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在過去幫助了很多小企業。
總結起來,就是我們要對這些困境進行一些思考,我們要讓學生有良好的判斷力和因果關系的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把不同的點連成線,學會與人合作,做出貢獻,承擔風險和責任,要去主動顛覆,而不要被顛覆,要成為一個有貢獻的企業家和創業家,要具有發展經濟的理性。我們要讓他們懂得關愛,勇敢嘗試,并且不斷創造新的附加值。
商學院如今扮演的角色已經有所不同,不僅僅是招生和創收,我們必須要能夠參與到目前的世界未來的創造當中,要如何做到這點?
我們必須要能夠調整我們的思維和心態,要了解到我們需要把自己視作催化劑。我們要打造一個平臺,要成為把不同的利益相關方擰成一股繩的催化劑,攜手打造新知識,這就是如今商學院新的角色。
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院長楊賢教授在上海2016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