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夏,中國MBA教育踏入第二十個年頭之際,一則簡短的招生信息出現在清華經管學院的網站上。開篇語是:“為了與新版MBA‘ 培養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未來領導者’定位相配合,今年清華將全面改革MBA招生方法。”同年,北大光華跟進,“提前面試”登上舞臺,從根本上改變了名校MBA的選拔邏輯。
八年后,清北在職MBA項目錄取考生的平均年齡從不足29歲一路拉升至34歲,讓眾多行業精英得以邁入此前似乎不可及的頂尖學府。
春秋輪回,歲月嬗變。2024年4月22日,全國MBA教指委成立三十周年座談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行。十七天后,2024年5月9日,兩則招生公告悄然出現在清華、北大MBA公眾號上。兩校提前面試在歷經十四載、從十萬+申請者中選拔了超萬名佼佼者后,迎來了又一次重大變革,即重新按照“先初試,后復試”的方式招生。靴子終于落地。
此刻,市場已經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來消化這一新政。
值此新舊交替之際,中國MBA教育網獨家做出以下解讀:
01
新政策的本質是什么?
要把握新政策的本質,需要先明確老政策的動機。
提前面試的選拔邏輯是將“特質、動機、能力、倫理”等未來領導者的核心要素作為優先項,并給“符合項目培養目標的核心人群”以更低的筆試門檻,其附帶好處是考生在提前批擁有了選擇的權力,并消除復試的風險。由此帶來了更多的確定性,從形式上也更符合在職人群所熟悉的職場選拔規則,從而快速激活了潛在考生的熱情,也給供方更大的選擇余地。
而“先初試,后復試”的傳統流程,更看重初試所考核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學習能力,在此門檻之上再通過復試擇優錄取。而此時的復試,必然是一個包含綜合素質、政治、外語、抽題等環節的結構化機制,留給圍繞工作履歷的開放性問答時間未必充裕,進而降低了逆襲的可能性,無形中進一步加大了初試的決勝屬性。
拋開看得見的手所帶來的不可抗力,重新審視“先初試”這一傳統流程本身,和高等教育選拔必須秉持的“公平”“科學”等標準并無背離,甚至客觀性和效率更高,帶來的風險、異議更少。
02
還有何未公布的變量?
作為清北等名校的潛在考生,須繼續關注以下四個政策細節,都將量化未來報考的風險或上岸概率。
第一,清華新增的“體驗營”是一個怎樣的流程,會否成為一個前置篩選環節和最終錄取掛鉤,有待進一步明確,目前官網和移動端尚處于無法點擊的狀態。
第二,會否根據年齡等顯性標簽畫出A/B線,即能否給大齡考生以低分入圍復試的機會。這一做法既存在于清北2010年前的招生政策中,又存在于其他院校的招生政策中,只是和宏觀政策稍有抵牾。該政策最遲會在今年招生簡章中公布(七月前后)。
第三,初試和復試在最終排名中的權重分別是多少。目前采用傳統流程招生的專業通常是初試權重更大,占到六成甚至七成,少量院校五五開。畢業已久或第一學歷偏弱的考生當然期望復試權重大,而應試能力強的年輕考生則更愿意初試權重大。從MBA培養目標的核心人群立場出發,特別考慮今年是過渡期的首年,我們期望五五開,甚至倒置。這一比例最終將由研究生院審定,可能會在招生簡章中公布,也可能在明年3月復試前公布。
第四,復試分數線和差額比例是多少。這二者是蹺蹺板的兩端,分數線越高,復試差額比越低,反之越高。復試分數線是考生難度認知的最顯性錨點,過高會勸退;差額比例則影響公平性和工作量,并對難度認知形成次要但長效影響。院校最終將在二者中求衡,并根據今年的數據模型調整明年政策。而上述A/B線機制將很好的化解這一難題,只是存在政策障礙。
最終預測:如果只劃一條線,不應超過200;如果劃A/B線,二者分差應在30分左右,B線可下探至185。復試差額比期望在1.3左右。
03
考生應該如何面對?
兩類人群不必糾結:一是大概率考不到185的考生,如果價格不敏感可以轉申EMBA或中外合辦項目,或者降檔申其他有提前面試且承諾國家線錄取的院校;二是教育背景好且時效性不敏感的年輕考生(25~30歲),特別是原全球MBA項目申請者,拉長一點筆試準備周期,卷起來即可~
真正糾結的是上述兩類之外的考生,他們中的佼佼者恰是核心客群。
如果你曾把清北納入視野,此刻正在糾結,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定性思考:如果我今年申一個降檔的項目,一年后會不會后悔,三年后會不會后悔,這個項目帶來的附加值五年后還會不會有用?
第二,底線思考:如果用兩年時間進入清北,這個時間成本值不值,晚一年入學會不會錯失某種可預見的機會?
第三,定量思考:如果在前兩個問題的自我拷問中得到積極確認,將還原為一個風險型決策模型,最終根據你的風險偏好和這一判斷決定——即便沒有A/B線,今年我考到200分以上的概率有多大?確定這個概率有兩個核心參考數據,一是近幾年通過清北提前面試的考生初試平均分是多少,二是沒有提前面試的年代或沒有提面的其他院校,有效備考者的平均分是多少?由于這兩個數據具有一定專屬性和敏感性,請允許我們賣個關子,在私域和你分享。但真實數據一定高于你的預期,即你低估了自己的筆試能力。
最后給一條紅線,能做到這三點的考生,可以嘗試清北:
?英語詞匯、語法不存在重大歷史缺憾;
?在六個月中,每周投入不少于15小時復習時間;
?在學習中遇到多次負反饋,依然可以見招拆招,而非習慣性放棄者。
當然,你可以先申請有提前面試的其他項目,落袋后再積極準備筆試,在十月經過不少于兩次摸底測試,根據屆時的筆試能力做出最終選擇。那時,如果你還糾結,我們有一個神奇的小方法,可以瞬間窺見本心——拋出一個硬幣,正面報清北,反面報備胎。如果拋出反面后,你還想再拋一次,那么就看見了內心~
04
未來市場如何重塑?
如果新政策不具備連續性,以上分析均無價值。但任何理性者,都相信這是一個趨勢。
我們預計,自2025級起,市場將用三年時間初步完成重塑,網報人數、二/三戰清北者數量、在職班錄取者平均年齡、調劑市場格局等均會發生顯著變化。對此,我們充滿期待。而你我,都是這一新局的共塑者。與其觀望,不如躬身入局。
對于考生而言,在變化出現的首年,雖須面對諸多不確定,但不也恰恰是最有機會的一年嗎?別人恐懼我貪婪,惟此而已。
寫在最后:
輪回有紀,一個機制的演進從來不會只偏重“效率”,“公平”恰是漸臻成熟之際的關鍵考量。作為中國MBA教育的參與者和成果享有者,讓我們積極面對,直面周期,擁抱變化,共塑新局!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