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4月21日至5月4日這段寶貴的時間里,我有幸參與了華東理工大學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德雙學位MEM游學項目。此次經歷不僅為我提供了深入了解德國文化和教育體系的機會,也讓我得以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伙伴們共同學習和交流。我榮幸能夠參與這一項目,并期待為大家分享如下我個人的一些獨特體驗和收獲,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
01關于柏林和TUB
作為德國的首都,柏林坐落于德國的東北區域,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是德國最大的人口城市,據2019年統計大約376.9萬人口,其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居住人口有移民背景,而在大約132萬移民背景的柏林人中,大約有41.7萬人來自歐盟國家,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波蘭、捷克,還有包含很大比例的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前蘇聯人。不同文化、宗教之間的沖突與碰撞、包容與交融產生了一種自我融合的現代化道路,這也造就了柏林成為了一座極具多元化的國際化大都市。正因為這樣的多元化融合,在柏林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人文和美食。柏林每年都會舉辦一些文化節,讓大家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你可以看到各種紀念品商店,甚至還能遇到一些著名的手工制品作坊。
柏林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是德國一所享有聲譽的工科大學,它是13所德國精英大學(Eliteuniversit?t)之一,9所德國卓越理工大學聯盟(TU9)成員之一,是柏林大學聯盟的成員之一,是柏林州唯一一所理工科大學。學校坐落于柏林“母親河”施普雷河畔,大約有35,470名注冊學生(2022/23年冬季學期),設立100多個專業,有超過大約25%的學生來自全世界各地,是柏林州留學生占比最多的大學。
TU Berlin的創辦時間最早可追溯至1770年,是第一所采用“Technische Universit?t”(科技大學)命名的德國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154。
GPE(Global Production Engineering)項目是柏林工業大學(Ber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國際碩士項目,旨在促進生產工程學科的技術能力,涵蓋全球價值創造、制造工藝和工具的發展、工廠規劃、生產控制、物流、全球供應鏈管理、可持續性和可持續制造、建模和仿真、質量控制、技術管理、經濟評估和全球管理等方面。
我們本次參訪與學習的項目地點位于學校的生產技術中心大樓(PTZ),它是德國目前最大的生產技術中心之一。柏林技術中心覆蓋了柏林工業大學的機床和車間管理研究所(IWF)以及弗勞恩霍夫生產系統與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在這次游學期間,我們經常需要穿梭在教室和車間。其中我們平時上課的教室配備了非常現代化設施和全面的技術功能。
02關于德國初見
歡迎式由M.Sc. Maxim主持
Dr.-Ing. Muschard和 Dipl.-Ing. Valentin出席
來參訪的學生中大部分來自亞洲各個國家,絕大部分的工作者從事相關的制造行業,包括Bosch的硬件工程師、西門子的項目經理、中國外運的質量經理、寶馬汽車的管理經理,以及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代表。從學生構成可以知曉,基本都屬于世界新興工業制造國,而正是這些國家和地區在越來越多地承接著歐美發達國家的制造業產能。對于工業制造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變革的渴望促使當地的高校和企業迫切去尋找一位指導者,能夠幫助他們引領探索的支持,于是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成熟的制造業強國——德國,也正因此誕生了全球生產工程(GPE)這樣一門學科,GPE是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提供的一門為期四個學期的全日制碩士課程。該課程旨在為那些希望提升在生產、管理、工程和跨文化交流領域個人能力組合的優秀國際研究生設計。該項目的學生中有90%來自歐洲以外的國家,所有的學生和校友共計來自50多個不同國家,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專業課程。
4月26日參與漢諾威展的GPE項目全體學生合影
在為期兩周的游學項目中,我們被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課程學習和實踐活動。項目伊始,學校為我們舉辦了一個熱情的歡迎儀式,并精心準備了新人大禮包。其中,柏林工業大學的文創連帽衛衣,成為了我們德國游學之旅中極具紀念意義的收藏品。
03關于游學見聞
GPE- 2周課程安排時間表
在理論學習課程階段,我們主要回顧和學習了創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數字化4.0(Digitalization 4.0),車間項目管理(Workshop: Project Management),可持續制造的機遇和限制座談會(Chances and Limits of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全球生產管理(Global Production Management)以及工業4.0模擬游戲(Workshop: Board Game on Industry 4.0)。
在參訪實踐活動階段,我們主要參訪了柏林工業大學校園和生產技術中心大樓、德國柏林科技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以及寶馬摩托車工廠實地考察。
4月26日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德雙學位MEM合影
5月2日寶馬摩托工廠中德雙學位MEM合影
在最后的歡送晚宴上,學校主辦方還特地邀請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當地特色美食——豬肘配啤酒,令大家回味無窮。
5月3日歡送晚宴課程老師和學生合影
04 關于活動剪影
在參訪學校生產技術中心大樓期間,我發現德國和中國的高校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具體做法上有很大的差異。中國式的學科實踐還處于發展上升階段,但還相對停留在課堂上,一般只提供一些十分簡單的元器件進行展示,如果遇到相對復雜的模擬演示,還是只能利用可視化課件進行講解,尚未達到完全脫離于書本的地步。而在德國高校,隨處可見的大型制造設施擺放在還原工廠而特別建造的生產車間中,供學生使用和二次創造,導師在介紹中多次提到學校非常鼓勵學生有創新想法,學生們會hack設備程序進而新增了很多有意思的功能,換做在中國高校這么做將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學校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們沉浸式地學習和研究,更好地深入理解理論知識,讓生產技能有了施展的余地,從學校走向企業無縫銜接,沒有了技能經驗斷層的尷尬局面。
在我們的社會教育中,技工和學工依然是割裂的,并且存在著高低之分,重學工輕技工的現象依然存在,導致很多學生只選擇理科。這兩者雖然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本質上同出一源,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是生產活動中的不同分工,前者負責具體的規模性生產工作,后者則是解決生產效率的優化和改良。在這樣的設計中,顯然要求雙方同時具備實踐生產經驗和科學研究方法。往往因為社會偏見和勞動輕重度的關系,存在很大的不平等性,只能說我們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機械工程系的主教學樓
Fraunhofer IPK產業實驗室
在經濟與政策全球化的浪潮下,可持續性的理念日益受到矚目。學界正致力于探索如何通過普及現實生活中的可持續實踐,更有效地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目前中國的職業教育也在推動進行著自上而下的改革,同時我們的高等院校也正在引領更多學子腳踏實地走進生產工作中,相信這也是華理MEM中德項目辦學的初衷。
另外在本次游學的最后課程中,我們有幸參與了Esdras Paravizo 的教研項目,他在劍橋大學攻讀的PhD主修工程設計課程教育方面。他們創新性地使用電子游戲、戶外活動等寓教于樂手段進行課程設計,方便學生更好理解課程內容。我們本次體驗的桌游融入了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流程,設計了資源獲取、技術路徑、組織結構改造等諸多環節。雖然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但是大家非常踴躍,事后也普遍反饋對相關要素的記憶點加深很有幫助。
工業4.0創新模擬游戲實踐課程
05關于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德國整體的產業格局呈現北方商業、南方工業的趨勢,同時西部又相較東部更加發達。我們熟知的工業展會大多數集中在德國西部和南部區域,例如漢諾威、慕尼黑、萊比錫、杜塞爾多夫等城市。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工業技術博覽會,每年在4月底至5月初在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辦,它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最新工業技術和創新,涵蓋自動化、數字化、能源、物流等多個領域。今年的開幕會議上還邀請了GPE的負責人Holger Kohl教授和其團隊負責的Bettery Pass 項目工作進行了報告。
來自 150 個國家的超過 130,000 名觀眾、4,000 家參展商、300 家初創企業以及全球 300 多個經濟和政治代表團就如何實現價值鏈數字化并使其更具彈性進行了廣泛交流,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匯集了全球最佳技術創新、商業貿易展覽會模式以及經濟和政治大會議程的設置,給參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所說,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是德國和歐洲名副其實的“充滿希望的工業增長引擎”。
在本次漢諾威工業展中,很多大廠提供了很多基于3.5工業革命帶來的創新技術,很多技術融合了AR技術,AI機器學習,5G網絡,WIFI-6,3D打印,并已經投入到真實的生產流程當中。在倉儲物流的智能化分揀運送、設備故障的全息投影排查,以及綠色低碳的智能生態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建樹。我們還特別參訪了一些大廠的展臺,例如:MS和Google的數字孿生、SONY的AR工廠和SAP和Hoffmann的AGV系統,這些創新發展極為有利的為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4.0鋪平了道路。
在和微軟專家的交流中,他們為我詳細講解了數字孿生技術在工業中的運用、如何通過AR掃描獲得工件的數據和切面圖,為生產中的質量檢測、缺陷排查、設計改良活動等提供參數支撐。而只要一部普通的手機就可以參與遠程分享和在線編輯,千里之外的專家可以方便快捷地對生產中的狀況進行遠程指導,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而SONY的專家則為我們演示了他們在倫敦的智慧工廠。通過AR顯示設備可以達成糾正工人和設備的不良操作;規劃AVG載具線路;工件外觀檢測等效果,大大減少了用于人員培訓和監督的成本并且提高了生產安全,同時優化了生產工序,減少了時間資源的浪費。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本次展會中主推的項目均與我們在GPE課程中反復提及和使用的課程案例高度一致。由此可見,TUB給GPE設置的培訓方向確實是現今德國產業界主攻方向,而業界大廠自然也將目光瞄準了這一前瞻性的技術發展方向。有幸這次親身在德國體驗了原汁原味的工業發展博覽會,近距離地接觸并感受到自身所處在這樣一個劃時代的發展潮流中而激動不已,相信在今后的職業發展生涯中可以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
中國企業本次參展商家依舊非常可觀,但是體量和創新程度和其他國家的企業還是有不少差距,基本上還是傾向于提供特殊工業零部件或者小型機械設備,而且交流下來的反饋是受到的關注度不高,具有合作意向的企業還是以亞非拉地區為主;在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參與度比較低,很多都是以配合地方政府任務的心態重在參與體驗,也可能這里是德國主場,換做是上海慕尼黑工業博覽會大概是另一番景象吧,畢竟國內在智能物流領域頗有競爭優勢的海康、華為、京東等企業均未出席,不能一較高下還是有點遺憾的。
附:德國游學小貼士
以下是我羅列總結的幾個德國出行時要注意的點:
語言、時差、電壓
柏林當地主要語言為德語。很多地方的路標是沒有德英雙語解釋的,不懂德語的小伙伴德國出行需要經常用翻譯工具查閱,還是不太方便的。
德國時差比中國慢7小時,做好兩地的時間溝通安排。
德國的電壓220V與中國一樣,但是電源插座與中國的不一樣,建議攜帶歐盟轉換插座。
治安
柏林是一座對外國人友好和包容的城市。TUB校園位于城市西部中心地帶,交通便利購物也非常方便,而且柏林的公共交通都是24小時運行。綜合比較,德國境內的治安是很好的。德國的法律很健全,已經健全到幾乎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逃脫法律的管束,很多條款規定的內容在實際的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德國是一個秩序社會,整個社會就像一部大機器,各個零件都井井有條的運行著。總體而言對于第一次出行德國的小伙伴,生活而言柏林和TUB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美食
在德國,面包和意面是他們的主食,豬肘和香腸是他們消費量最大的肉制品,啤酒是可以當水喝的,輕易不要和德國人拼酒量。不推薦柏林的任何一家中餐廳,不是很正宗,除非特別忘不掉中國的美食,可以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