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商學院副院長朱飛教授受邀做客《招辦訪談》。訪談中,朱飛教授詳細介紹了中財MBA項目的發展歷程、學科優勢、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招生政策等重點關注問題,為有意報考的考生提供了全面而權威的信息。
中央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商學院副院長
朱飛教授
二十載磨礪鑄輝煌,集全校之力共筑MBA教育高地
中財MBA項目創立于2003年9月,于次年迎來首屆學生,共計97人,已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展現風采,成就斐然。
自項目創辦之初,中央財經大學便確立了“舉全校之力辦好MBA項目”的堅定宗旨并始終不渝地貫徹了二十余載,集中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提升MBA項目的教育質量,目前已通過AMBA、CAMEA及AACSB等國內外權威認證。
近年來,學校每年錄取的MBA學生數量基本穩定在540至560名之間。從招生規模上看,中央財經大學已成為北京及周邊地區非全日制MBA項目中招生規模最大的院校之一。
此外,在總數約為18萬的中財校友群體中,MBA校友就超過6000名,他們廣泛就職于金融、科技、互聯網、醫藥等行業的領軍企業,擔任著關鍵崗位的重要職務,為推動各行業繁榮發展貢獻著力量。
依托學校財經特色,培育具有全球視野財經領袖
中財MBA項目始終秉持著明確的使命,即致力于培育兼具全球視野與創新能力,擁有金融財務優勢,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領導者,這一使命貫穿了項目近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成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聚焦點。
朱飛教授強調,中財MBA項目的主要特色與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
1)集全校之力辦好MBA教育:學校集中了最頂尖的師資力量、最專業的教育資源、廣泛的校友網絡以及豐富的教育生態,共同構建成一個高水平的MBA教育平臺;
2)財經學科傳統優勢:作為財經領域的領軍高校,中央財經大學在財經學科上擁有顯著的優勢,這一點在MBA項目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3)創新產業+商學的整合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項目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符合國家經濟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型,通過整合實踐性教育,實現產業與商學的深度融合,培養具有實戰能力的領導者;
4)打造中財MBAπ型能力模型:項目在人才培養模型上進行深入探索與調整,成功打造出“數字化+財經”的”π型人才“模型,致力于增強學員的市場適應力和職業競爭力,為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增三大專業方向,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近年來,中財MBA項目在特色方向的塑造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經過數年的精心籌備與論證,于今年正式推出了三個全新的專業方向:龍馬金融領導力、科技創業與投資、商業計算與數字管理。新增專業方向不僅回應了校友與雇主的廣泛期待,也緊密貼合了國家戰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龍馬金融領導力方向:專為中國金融行業戰略縱深發展而設計,采用集中授課的模式,即每月集中一次,每次五天的高強度學習。在師資方面,中財MBA致力于打造由高水平的教授和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業界導師組成的雙高師資陣容,通過資源深度嵌入和整合實踐學習的模式,幫助學生實現金融領域領導力的飛躍;此外,該方向還創新性地整合了校園學習、飛行學習及私董會等多種學習模式,以促進學員在金融管理領域的經驗積累與組織管理認知的突破;
科技創業與投資方向:旨在響應國家科技創業浪潮對人才的需求,由中央財經大學與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合作推出,采用英語教學,為科技創業領域的財經金融精英提供國際化的學習平臺。課程體系除基礎與公共選修課外,還涵蓋了戰略性創業、商業模式創新、風險投資、投后管理等六門專業課程。通過雙師課堂、實踐課程及企業研學等整合實踐模式,培養學員的全球視野與系統的科技創業投資知識體系,使其成為投身科技創業大潮的財務金融專家;
商業計算與數字管理:針對數字中國戰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結合中財MBA的財經特色與優勢,培養適應數字化環境的經營管理精英及財務與技術并重的復合型數據資產化人才。依托商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的資源,構建了包括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商業數據分析與決策、數據可視化等在內的財經特色數字化管理課程體系。學生將掌握數字化環境中的經營管理技能,成為既精通財務金融,又擅長數據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與時代同頻共振,培養“π型高級經營管理人才”
在當前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職場中的MBA學生們都已形成共識:環境的變革速度日益加快,不確定性不斷增強。在這樣的商業背景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朱飛教授介紹,以往更多培養的是”I型人才“,即在某一領域具有專業特長的人才,已逐漸顯示出在快速變革的環境中適應力不足的問題。為了應對這一挑戰,”T型人才“的概念應運而生,這類人才泛指在某一領域有深入的專長,同時擁有廣泛的知識面和強大的適應力。然而,面對當前非線性變革的商業環境,即便是”T型人才“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職業生涯正在進入一個無邊界、異變性的時代,這要求人才不僅要有強大的適應力和可持續性,更要具備價值創造能力。
基于此,中財MBA項目適時提出”π型人才“培養模型,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數智領導力與財務金融專長,構成了”π型人才“的兩大支柱;
2. 中財MBA鼓勵并為學生提供條件,以塑造在財務金融領域的多方面專長;
3. 除產業知識外,中財MBA還強調國際視野培養,這是應對未來商業環境的關鍵要素。
”π型人才“模型的提出,正是為了培養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立足的高級財經管理人才,既要求學生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要求他們擁有廣闊的視野和持續的價值創造能力。
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中培養國際化精英
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雙重影響下,世界經濟和文化交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性,這種交織的環境對人才的國際化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朱飛教授提出,中財MBA項目歷來重視國際化素養和能力的培養。
GEMBA項目:為應對最新國際形勢,中財MBA項目推出GEMBA項目(GlobleExpansion MBA),旨在通過短期的國際交流與參訪,與國際高水平大學、企業和機構建立聯系,以此提升MBA學生的國際化視野、素養和跨文化技能;
深化國際化素養:除了GEMBA項目外,中財MBA還繼續強化其國際化課程、師資和國際機構實習等傳統項目,深化MBA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和能力;
引入國際化師資:聽取了外部認證專家的建議,中財MBA項目正在設計并試運行新的教學模式,包括引入國際在華跨國企業高管作為師資或嘉賓,積極探索企業參訪和研學活動。
匯集精英,校友力量的凝聚與傳承
中央財經大學高度重視校友群體的賦能與建設工作,這一特點在MBA項目中尤為顯著。多年來,中財MBA持續努力為校友搭建起一系列高效、正式且常態化的交流平臺:
1)MBA校友會:為校友間的緊密聯系搭建起堅實的橋梁;
2)企業家論壇:成為精英校友聚會交流、分享見解的重要平臺;
3)卓越大講堂:邀請MBA校友,廣泛吸納各界人士,通過講座等形式,為在校MBA學生及校友傳授行業經驗和深刻洞察。
同時,中財MBA還積極促進校友與在校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組建了包括CEO俱樂部、金融俱樂部、財務俱樂部、創業俱樂部等在內的十余個社團組織。社團的主席通常由業界影響力深遠的校友擔任,秘書處則設在校內,由在校MBA學生管理,有效構建了以老帶新的傳承機制。每年,這些社團都會舉辦眾多品牌活動,進一步強化了MBA在校生與校友在專業、資源上的聯系,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職業發展方面,中財MBA設立了一個旨在助力校友終身成長的職業發展平臺。該平臺聘請校友作為MBA在校生的職業發展導師,提供職業規劃指導和資源對接。同時,也為在職業道路上遇到挑戰的校友提供與教授、精英校友交流的機會,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這種互幫互助的機制發揮了巨大作用。
此外,中財MBA還致力于MBA校友基金的建設,促進校友間的互幫互助。這一努力使得中財MBA的校友群體在業界以高度團結著稱,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提及中財MBA校友身份,便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
招生政策劃重點:“新增專業”+“龍馬體驗營”+”優學獎“
2024年,中財MBA項目招生政策經歷了顯著的變化,這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一是教育部對MBA教育指導政策的調整;二是中財MBA項目本身不斷追求創新,致力于培育更符合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
1)專業方向設置:新增三個方向,即龍馬金融領導力、科技創業與投資、商業計算與數字管理,加上原有的金融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企業管理、金融與大數據營銷等,目前共設有七個專業方向;
2)龍馬體驗營:取消提前批面試,全新推出“龍馬體驗營”招生模式,通過近距離的互動,讓考生與教授、招生老師及校園環境建立緊密聯系,增強報考意愿;
3)優學獎:首次推出”優學獎”獎學金政策,以履行社會責任并支持學生的學業發展。預計約20%的非全日制學生將獲得獎學金,綜合MBA的最高額度可達3萬元,龍馬金融領導力的獎學金最高可達5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優學獎“的申請者需同時滿足一定條件,包括第一志愿報考中財MBA、獲得龍馬體驗營營員資格、第一學期課程達到合格及以上;
4)班型設置:在原有的全日制脫產班、非全日制周末班和集中班的班型基礎上進行調整,主要是集中班的申請條件和人數設置。為滿足學生對高效學習方式的需求,集中班取消了原有的申請條件,并計劃將招生名額從50人擴大至100人左右,以適應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朱飛教授告訴我們,中財MBA在招生選拔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自驅力、批判性思維、創新意識和復合型知識結構等核心特質,這些特質被視為在職場與學習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中財MBA致力于培養的未來領袖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在訪談最后,朱飛教授寄語廣大考生:
“面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建議大家通過持續學習和個人成長的確定性,來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這是個人成長道路上的基本法則,也歡迎每一位有志之士加入中央財經大學MBA項目,與強者同行,共赴從優秀到卓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