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2024年8月30日,北大國發院2024級EMBA開學典禮在北大承澤園舉行。本文為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發院院長、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老師的致辭。
首先,代表國發院的全體教師員工歡迎同學們加入國發院大家庭。
國發院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學術機構,也是一家非常獨特的商學院。如果說北大的獨一無二之處在于它的發展歷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國發院的獨一無二的之處在于它的發展歷程是一部中國經濟改革的學術史。
今年正好是國發院建院30周年。當年國發院的創始學者們立志打造一個領先的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智庫機構。30年來,國發院的老師們積極參與了幾乎每一場關于中國經濟改革的政策討論,貢獻了重要的政策思想。這段學術歷史可以追溯到國發院創立以前。在80年代初,周其仁老師和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的伙伴們一起到安徽農村調研,最終促成了在全國全面實行“大包干”的政策。在80年代中,張維迎老師作為一名研究生,最早寫出了關于價格“雙軌制”改革的文章。所以,說國發院的發展歷程是一部中國經濟改革的學術史,不算夸張。這樣的學術機構,在全中國找不到第二家,在全世界也很難找到。
國發院最獨特之處是它的文化。大概三年前,國發院從朗潤園遷入承澤園。當時組織了一次創始學者的圓桌討論,在結束的時候大家一起總結國發院的文化:家國情懷、高度自信、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同學們馬上就要開始在承澤園的學習,希望大家能用心地體會這一獨特的文化, 尤其是“和而不同”。在學術機構中,“不同”經常見到,“不同”并且還“和”,就不多見。2016年下半年,國發院曾經主辦了一場關于產業政策的討論,張維迎老師和林毅夫老師同臺辯論,全網直播。最近公開的辯論少了一些,但老師之間的爭論仍然每天都在發生,司空見慣。我經常和張維迎老師一起參與一些討論,他會旗幟鮮明地說,“貨幣政策沒什么用,沒有一個國家是靠貨幣政策走出經濟困境的。”雖然我接受結構性改革重要性的觀點,但不太認同“貨幣政策無用論”。重要的是,雖然意見不同,但不影響我們經常在一起調研、吃飯、唱陜北民歌、切磋學術問題。所以,“不同”很重要,但“和”更重要,不同觀點之間爭論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事物的真相、摸索客觀的規律。
最近看到在耶魯大學的開學典禮上,麥金尼斯校長告誡同學們:要學會傾聽不同的觀點。傾聽對方意見的目的不是為了很快地組織自己的反駁觀點,而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理解對方的視角、約束與結論。
我覺得這個建議特別好,今天也把它送給大家。我們現在身處信息化時代,數字技術在帶來很多益處的同時,也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信息繭房現象。這使得一些觀點變得越來越極端、社會變得越來越割裂。弘揚“和而不同”的精神,就是要要學會開放和包容,獨立精神很重要,追尋符合客觀事實的答案更重要。
最近全國上下都在紀念鄧小平120周年誕辰。我看到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對鄧小平的一個評價,他說:他從來沒有看到一個政治領導人能像鄧小平一樣,在看到事實以后,可以改變他的看法。這其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同學們將在承澤園度過一段時期,希望大家在努力學習的同時,認真感受國發院獨特的文化傳統。
再次歡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