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寫作:第56-57小題,共65分。其中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論說文35分。請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
56.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等。)
有一段時期,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生產過剩現象,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憂心忡忡,建議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這種建議看似有理,其實未必正確。
首先,我國部分行業出現的生產過剩并不是真正的生產過剩,道理很簡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過剩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只要生產企業開拓市場、刺激需求,就能擴大銷售,生產過剩馬上就會化解,退一步說,即使出現了真正的生產過剩,市場本身也會進行自動調節。
其次,經濟運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品的供求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平衡狀態,因而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識現象。既然如此,那么生產過剩也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因此,如果讓政府采取措施進行干預,那就違背了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再說,生產過剩總比生產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預使生產過剩變成了生產不足,問題就會更大,因為生產過剩必會造成浪費。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資儲備應對不時之需。如果生產不足,就勢必會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讓人們重新去過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總之,我們應該合理定位政府經濟運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應該管好民生問題。至于生產過剩的生產不足,應該讓市場自行調節,政府不必干預。
57. 論說文: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孟子曾經用陽虎的話:“為高,不仁矣;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
這段話表明了古對當時社會上為富為會現象的一種態度,以及對兩者之間關系的一種思考。
寫作參考答案(社科賽斯趙鑫全老師獨家提供)
[FS:PAGE] 56.論證有效性分析
1.“生產過剩是一種假象”與“即使出現真正的生產過剩”是自相矛盾。“開拓市場,刺激需求”未必能“擴大銷售”。刺激需求,消費者若不“買賬”,擴大銷售的愿望不一定能實現。
2.“擴大銷售”、“生產過剩”未必馬上化解。若原有產能為100單位,需求為10單位,即使擴大銷售,需求增加到20單位,這種情況下,“生產過剩”沒有被化解。
3.“產品的需求不可能達到絕對平衡”,不等同于“生產過剩”;“市場經濟常見現象”也不等同于“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客觀規律”是隱藏在“現象”背后的事物本質。
4.“生產不足”未必會造成“供不應求”的情況。如果需求的人少,即使生產不足,也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也許是供求正當。
5.“生產過剩”可以增加物資以應對不時之需,并非“必需”需求。因此,亦可能造成浪費。就此無法推出“生產過剩”比“生產不足”好。"生產過剩"與"生產不足"二者并非非黑即白,政府干預生產過剩必就會導致生產不足。
6.“生產過剩”與“生產不足”與民生息息相關,政府管好民生問題必須重視生產過剩與生產不足。
7.“生產過剩”與“生產不足”讓市場調節,政府不必干涉,與材料前述觀點矛盾。
57.論說文
仁是一種道德范疇,指人與人相互有愛、幫助、同情(精神層面);富,即富有、富足、指財產多、財物多(物質層面)。
考生論證“富”與“仁”的關系,“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或選一個角度,或兼而論之,都可。
·論證一:“為富”者當“為仁”
司馬遷曾說過“君子富,好行其德“,可見,為富者當為仁。
為富者當為仁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有利于更多人承擔社會責任。
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有利于個體的發展,財富的增長。因此為富者當為仁,仁的是“他”,富的是“己”。
社會倡導為富者為仁的風尚,個人在思想上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行為上應承擔社會責任,樂善好施,合法致富。
·論證二:“為富”者未必“不仁”
“為富不仁”原始意思是剝削者為了發財致富,心狠毒,沒有一點兒仁慈的心腸。
致富的途徑有:一是靠自己的誠實勞動和卓越才干,為社會做出貢獻獲得報酬,二是以非法行為大發昧心財,顯然前者不能得之"不仁"
“富”與“仁”不是對應的,我們崇尚的“小康”社會便是兩者最完善的統一,雖“為富不仁者”綿綿不絕,但好行其德的君子富人越來越多。
社會應提倡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風尚,法律制度對“致富途徑約束”,和“為富者”保護個人財富。
·論證三:從“為富不仁”到“富而好仁”
為富不仁是人治社會的道德判讀,不是法制社會的認知理念和方式
為富不仁是制度的缺失,不是富人的人性低劣
用制度激勵富人“富而好仁”建構貧富和諧
① 應當在社會上弘揚節儉奉獻,樂善好施的價值觀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
② 做好制度安排,鼓勵富人將財富回報社會。
③ 從制度層面上強化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孟子說,“有恒產者有恒心”。管子說,“倉癝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