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2018年11月9日,北大國發院職業導師項目—周年暨2018職業導師節活動舉行。職業導師項目發起人、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老師向在場的職業導師和MBA學生傾情發表感言。
陳老師說,
陪伴最難,因為陪伴需要付出時間,付出愛,付出專注,承擔責任;
成長最美,有了夢想和目標,有了伙伴,有了行動,有了開放學習,導師引領下的成長將開出最美的花朵;
共生最強,只有打開邊界,廣泛合作,才能汲取更多力量。國發院愿與職業導師共生,讓愛與智慧共生。
演講整理版,請見下文。
感恩篇
陳春花:我可能比你們還要激動,因為我最初有這念想的時候并不知道結果是什么樣,我只是認為這是美好的發心,然后有工作團隊加入,就把這個項目生發出來。我們第一天在這里啟動的時候我也是非常感動,因為我們竟然在很短時間里面超過100位老師加入,算到第二屆的導師實際上分別有差不多兩個150位的同學受到了我們接近200位導師的呵護,這樣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這個數字也比我自己預想的要多的多,所以我在今年跟團隊的老師說,可不可以去給大家記錄一下這個過程?所以我很高興我們有7位同學去感恩7位老師,給大家講他們共同成長的故事。
我也跟他們說這個欄目在我們國發院官微里面是持久保留的欄目,我希望有更多同學分享他對導師的感恩。我每一篇都看了,讀到每一篇學生對導師感恩的文章,我內心感到非常溫暖,非常感動。我想這是這個項目比我想象做的好的原因,它來源于所有導師的付出,讓我代表學院也代表這個項目其他老師對參與項目的導師表示衷心感謝。
成長篇
一個人的成長是由四樣東西構成:
第一,夢想。如果你沒有一個夢想,沒有一個目標,其實你是很難成長的。
今年實際上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我們國發院是25周年,BiMBA20周年,北大120周年,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這些數字意味著這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
當我們回顧國發院的歷史,就會看到曾經有六位老師懷揣夢想,用全球視野討論和研究中國問題,所以我們就有了今天的國發院以及國發院對中國過去改革開放20多年進程的影響。那個起步的地方就是那個夢想,所以我們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去講,我們都需要有一個夢想來牽引,來引領我們自己。
導師項目也是源于我們有一個小小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當我們所有學生跟我們的國發院,跟我們的BiMBA有淵源的時候,我們希望你的職業和成長有一個不同于別人的起點,我們請人來陪伴你,這是我們啟動項目時小小的夢想。
40年前中國希望開放自己、讓民族再次騰飛那樣的夢想牽引打開國門,40年后中國成為經濟要素最強的國家之一,我相信你也清楚這個夢想的牽引有多大。
我們回想120年前當基于民族要崛起、要復興的夢想設立第一所中國自己的大學的時候,那你也知道120年后北大在中華民族進程當中所創造的作用。無論是從更長遠還是從最近一年前的夢想,都會牽引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世界,每一個機構。我們成長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你的夢想和目標牽引。
第二,伙伴。有了夢想,有了牽引還不足以能夠實現,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一定要有伙伴,我們必須要有伙伴才能讓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往前推了一步。
大家也是很清楚我是做研究的人,我們在組織研究當中告訴各位說保障目標實現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組織的設立。我們如果說的更小一點其實就是伙伴陪伴在你身邊,我最初在想這個項目的時候我真的認為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如果你能遇到良師,就會給你很多的幫助。
我本人實際上深受一位中學老師的影響,他在我過去所有過程當中都給了我巨大的支持和力量。
如果我們年輕同學在職業過程和個人成長過程當中有機會遇到一位良師,他能一直跟你對話,陪伴你成長,我相信你一定會比別人成長得更加強勁,更加有助推力,更加有牽引力,這就是我們看到伙伴的力量。所以當我仔細閱讀每一個同學寫出的文章的時候,我內心清楚地知道你擁有的伙伴在短短一年當中,對你的人生產生了巨大影響和幫助。沒有寫(文章)的同學一樣獲得了幫助。我們的伙伴會有師長、同學、同事、家長,甚至可能是陌生人。當他推動你進步的時候,這就是你繼續成長的根本性力量。
第三,行動。你愿不愿意行動?很多時候我們有夢想,也有伙伴,但是我們不行動。你不行動,就沒有辦法真正成長。
我實際上非常開心,幾乎每一位同學都在來到朗潤園,來到國發院,來到BiMBA商學院項目的過程中,都有非常大的進步和努力的意愿,并為此付出行動。
2018年我們MBA招生198位同學,MBA項目更加穩健、持續、有質量地成長。對這種穩健、持續、有質量的成長,我非常感恩過去以往各屆MBA的同學為這個項目付出的努力,也非常感謝參與這個項目的老師和包括一年來的導師為這個項目付出的努力。
這個努力就是所有行動的過程。這些行動的過程讓我們看到成果。推動你成長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能不能一步一步看到自己的成長性,成長性就是靠你努力的過程呈現。
第四,開放學習。在更多的時候可能對大家更重要的就是開放學習,就是你愿不愿意不斷地學習,而且我前面用了“開放”一詞。我們講開放學習的時候其實是對每個人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個就是你愿不愿意接受所有的變化和挑戰,有些時候我們并沒有真正學會學習,雖然我們來到課程中所有人經過學習的歷練,我們也拿到各種各樣證書和學位。
我為什么會說也許我們不會學習?
第一,你愿不愿意接受不同聲音,不同觀點,不同挑戰?我們接受這些不同聲音、不同挑戰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讓自己學會學習。所以,當你跟導師在一起的時候,也許導師跟你的意見不一樣,也許導師過往的經歷對你遇到的問題會提出不同的觀點,這時候你愿意開放自己吸納還是認為導師沒有能力、沒有經驗解決新問題,這本身就是學習度夠不夠的問題,很多時候我會對年輕人講我們雖然知識非常多,但是不一定你學到的東西很多。原因是什么?就是你可能以你自己的觀點去做了一些篩選,這時你有可能就沒有真正去學習。
第二,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拿出來給你的導師?如果你想要導師陪同你持續成長,你也要真正給導師一種感覺就是:他因為你,也在進步;如果他因為你而進步,他一定會愿意跟你共同成長,這時候取決于你愿不愿意把有價值的部分貢獻出來。很多時候我很愿意跟更年輕的老師、更年輕的同學在一起的很大原因是,我發現在他們身上學習到更多,學習到一些新的視角、新的理念。這時候在于你愿不愿意貢獻,如果你僅僅向導師身上汲取而不做回應和互動,“共生”就很難實現。開放學習第二條就是能不能有真正的價值貢獻。
第三,你因為學習會不會真正進步?有些時候我會看到我們非常多的人學了非常多的東西,但他停留在原來的地方,看問題依然是原來立場,解決問題依然運用原來的經驗。我不斷地告訴企業家,在今天你跟你的團隊必須成為合伙人。有個企業家學好了,過了三個月帶著下屬來了,說,“我已經運用了你的理論。我跟他們是合伙人”,我看那兩個人一直不敢說話,覺得很奇怪,我問他們兩個:“公司有問題你們跟老板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你們會怎么表現?”,老板說“他們倆個不用說話,肯定聽我的,”我說“你這個合伙人怎么當的?”,兩個新的合伙人說“我們不知道什么叫合伙人,老板說我們變合伙人就是合伙人,其他所有東西都沒變。”我們并沒有學到東西,我們學了“合伙人”,我們知道今天年輕人長期在一起,晚上回去運用了,甚至正式宣布我們是合伙人,但他們的感受沒有變,這不是真正的學習,真正的學習一定會有改變。
第四,你能不能挑戰自己,把自己否定掉?就像我自己做研究一樣,我在最早做組織研究的時候非常關心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因為我們發現只有形成忠誠、上下統一,團隊這個組織力量才是最強大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我們做組織研究的人必須調整組織的基本邏輯,員工跟組織之間不用忠誠這個概念去研討,反而要用我們彼此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共同成長的發展方向去研討,這也是為什么我會提出“共生型組織”的概念。你會發現員工跟企業之間互為組織,不存在組織大過個人或者個人大過組織這個邏輯。我作為從事組織研究的人就得否定掉過去的認知,你光否定還不行,還得找出新的解決方案,這才是真正在學習。學習當中最后一個挑戰是愿不愿意把你自己過往的經驗、最擅長的東西放掉,你把它放掉的時候才是真正懂得學習。我另外一個方向研究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當中最難的不是吸收新觀點,而是放棄舊有的習慣。放掉舊有習慣就是學習的一部分。
學習是創新的來源,是驅動成長的力量,學習是一種永恒的推動力。據記載自有組織機構以來超過一千多年中,持續存活下來的組織只有83個,可能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83個當中75個是大學。
大學為什么這么強大?一個原因是大學最厲害的地方永遠是年輕人,別的機構都不是,只有大學是。我們開放給MBA、EMBA讀書機會,你們一定要珍惜,大學讓你們重新年輕一次,如果不開放這些項目就沒有機會回來,就不可能完整系統地重學一個學位知識。
大學要的永遠是年輕人,年紀一大了認為你就應該到社會,從一個索取者變成創造者,只有在大學是完整的索取者,這個階段同意你當索取者,你到了年齡就應該創造。
大家非常幸運,我們開始了新的專業性教育,所以我們才有了大家年紀很大還回來上課,重新年輕一次,這是你一定要很珍惜的。
有人回來讀書,但是卻會去請假、曠課,這樣做是很笨的。只有這一段時間你可以年輕,你自己浪費掉了,非常可惜。我為什么不愿意離開大學,因為在這里可以逆生長,我沒有別的辦法逆生長,留在校園里就可以,我肯定會比同齡人年輕,因為我身邊人都是年輕人。
大學的生命力在于永遠年輕,這也是學習能帶來的。
一個人的成長,源于四個最重要的東西:夢想和目標,伙伴,行動,開放學習。
陪伴篇
我們在做職業導師項目的時候,希望提供一個在專業和系統學習之外的新的學習方式,這個新的學習方式就是我們有人把他最好的東西呈現給學生,把他在職業發展中的感受,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人生的歷練,把所有這一切東西和盤托出給大家。這樣一種學習的緣分和方式,或許比我們進大學更難。
人生很難的是你能找到一個真正對話的老師。
你內心有導師的時候,你一定不孤單。
北大前校長林建華曾說,北大要成為一所偉大的大學。偉大是什么?偉大是一種品格與寂寞。但是偉大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可以跟心靈對話。我們今天在看所有世界的波動和變化的時候,總是認為會有焦慮、浮躁、不安、甚至會有迷茫、興奮、野心。什么能讓你真正的解脫?
外部事物對你的影響,取決于你內心的定義。這個定義來源于什么?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能不能在內心有一個聲音跟你去討論這些話題。那么當有聲音與你共同討論這些話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剛才所說的焦慮和困惑都是一個機遇,是從未有過的人生的一個機會。因為你們的對話能夠幫助你從一個更加有效的視角來尋找答案,這就是國發院以它最誠摯的對于教育的尊重,以它對于學習和人才培養上最根本的責任,來設立這個項目來給大家去配導師的初衷。
我想今天有經歷過這一年項目的同學,也有未經歷將要經歷的同學。我相信你們會感受到,這樣一個設計,這樣一個新的、獨特的學習方式對你來講是多么不同的。
當然在一周年的時候我也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導師,因為我覺得這一件事情一定是很難的事情。人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陪伴,最難的也是陪伴。我們在過往的人生歷程當中,只要稍微想一想你身邊的朋友,你身邊的家人,你自己關系最近的親人,你就會發現陪伴其實是非常難的事情。
陪伴需要一些很特殊的東西,第一真的需要時間,第二真的需要愛,第三真的需要奉獻,第四真的需要責任,第五還真的需要全力以赴。所以當我說出這些要求的時候,我知道我們所有的導師已經為此做出了努力,付出了時間,付出了愛,付出了專注,付出了全力以赴,付出了你的真誠,我們已經全部都付出了。所以我實際上是內心里非常感謝我們所有導師,我問自己,如果我是導師計劃的其中一個導師,那我會做到嗎?我甚至會懷疑,也許我可能做不到,也許我有各種理由告訴大家我非常忙,或者我有各種原因把這個事情拖過去了。我真的很感謝我們導師,已經有超過兩百位導師把這件事情做到了,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我們所有的導師,謝謝。
共生篇
我為什么提出“共生”這個概念?
源于我發現從組織的角度我們不得不接受三個根本性變化:
第一大根本性變化,萬物互聯。今天,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彼此深度互聯,我們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第二大根本性變化,金科玉律失效。今天你原有的任何核心競爭力都不能幫助你形成壁壘,你原有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幫你面對挑戰。
第三大根本性變化,未來變得更加不可預知。今天的一切不確定都是正常,看都不需要看,你只需要敞開心懷接受就好。
這三個根本性變化,讓你發現:個體或者單一的組織其實是很無助的,真的會焦慮。未來的挑戰不可預知是絕對的,個體焦慮和組織焦慮很正常。
解決的方法是什么?廣泛的合作,彼此“共生”。今天組織的強大在于:可以打開邊界,跟無限廣泛的人合作。當他不斷打開邊界合作,抵抗風險變化的能力就越強。
我們每年把這一天作為導師日也蠻好,下次我們是不是可以給導師多一點東西?我建議可以把我們國發院最好的老師請來給導師們上一次課,我們能給的就是上課,沒有別的東西。我可以第一個排隊,明年導師節我第一個給大家上課,我希望一年后我可以跟大家談論一些我新研究的東西回饋給大家,國發院能夠回饋給各位的東西不算太多,唯一能回饋的就是我們對大家的感謝,這是埋在心里的,我們會隨時歡迎大家回來,我也很希望我們學生真正用感恩的心去擁抱我們的導師,當然我也很希望我們導師能夠接納我們不完美的同學。
我們的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對用什么標準我不知道,一旦配上那就是一輩子的緣分,不管完美不完美你都得接受。我更希望當你接受了之后,因你他變得更完美,你因他變得更加包容,這對我們彼此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成長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能夠幫助多少人成功,你幫助成功的人越多,你的成長性就會越大;你幫助成功的人越多,你自己的包容性和生命的魅力就會更加美好,這也是各位能夠參與到這個項目內在讓我們感動的原因。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