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新戰略
作者:李曦輝,黃基鑫
簡介:李曦輝,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100081;黃基鑫,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1;中央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員,北京,100081。
刊期:《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年第8期
內容提要:在改革開放40年多的進程中,中國經濟實現了大發展,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實現了大跨越。然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國并沒有能夠同時很好地顧及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致使一些地區出現經濟發展了但生態環境卻惡化了的局面。2013年中國GDP增速從高速變為中高速,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今后,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將綠色發展作為新常態背景下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戰略。綠色發展的核心內涵就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其動力來源于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非均衡性,克服發展方式與發展理念的約束條件,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國經濟 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 區域經濟 發展理念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636(2019)08-0003-13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GDP已經排到全球第二位的水平,2018年GDP總量超過了91萬億人民幣,在不遠的將來就會超過100萬億人民幣,經濟體量不可謂不大。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中央政府做出了“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經濟發展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但對現階段中國而言,傳統增長模式的弊端已經充分暴露,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沒有能夠同時很好地顧及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已經越來越緊,粗放型增長帶來的經濟增長成果甚至已不足以抵消能源資源消耗和健康損失,致使一些地區出現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要使經濟增速平穩過渡,使發展動力順利轉換,實現發展方式的實質性轉變,實現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就要真正緩解資源環境硬約束,切實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將綠色發展作為新常態背景下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把生態環境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做到金山銀山不負綠水青山,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把建設“美麗中國”作為中國方案貫徹落實。
一、綠色發展的核心內涵: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人類自18世紀邁入工業化門檻以來,就一直沒有很好地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而是一直關注產出和消費,而今留給后人的地球在許多領域也是難以可持續發展的。難怪英國一家媒體認為,英國人創造了供給,從而開啟了工業革命進程;美國人創造了需求,因而持續深入推進了工業化;中國人要想繼續引領人類工業化進程,就只有提供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梢哉f,可持續發展對于中國乃至于全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
01 馬克思、恩格斯談人與自然的關系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他認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也等于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瘪R克思在這里進行了清晰的闡釋,人有兩種身體,一種是有機的身體,即人的身體;另一種是無機的身體,即自然界。人類離開了自然界,將無法生存,只有與自然界融為有機的整體,才能實現人類可持續地生存發展。恩格斯甚至舉例進行了說明,他說道:“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砍完了,但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儲存水分的中心。”恩格斯的描述與今天有許多相像之處,人們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不惜毀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讓子孫后代的生存變得不可持續,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自工業化社會起始以來,人們就一直沒有正視自然環境的重要影響,而是一味地加以利用,把自然環境視為一種可以永續提供各種資源的寶庫,并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然資源枯竭以后人類該如何可持續地生存下去這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對自然資源不間斷的開發,直至其資源枯竭,出現千瘡百孔的局面。其實,馬克思對自然環境的未來是有前瞻性論斷的,他認為: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生態環境的問題才會得到有效解決,“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瘪R克思通過共產主義,在人與自然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有機地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從而徹底消滅了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矛盾。今天提倡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建立在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02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天然和諧的,有些時候,“由于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大大加劇了耕地、淡水、森林和礦產的消耗,當人們慶祝經濟這棵大樹結出累累碩果的同時,人類賴以發展的環境卻被破壞的十分嚴重,百孔千瘡。”這表明,自然界的承載能力是存在極限的?!霸鲩L的極限是由地球的承載力所決定的,特別是由其接納來自世界經濟系統的越來越多的廢物的能力所決定?!薄叭绻麤]有給予環境——無論是人工環境還是天然環境——以充分注意,經濟增長不會是可持續的?!薄斑M一步說,如果對這些生態資源的保護水平高于最低標準的話,可以不斷促進而不是阻礙經濟的發展?!薄爸庇X告訴我們,只要經濟決策中將環境影響全面、系統地考慮進去,不損壞環境的可持續增長是有可能的;換句話說,經濟增長同負面的環境影響之間的關系是可以緩解的?!庇纱丝梢园l現,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一是經濟活動不可能脫離自然環境的約束任意發展下去,二是自然環境也不是經濟發展的羈絆,阻礙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就是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可以促進自然環境的優化,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會惡化自然環境,其中核心的影響因素就是經濟發展方式。為此,要改變發展經濟時固有的觀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優化目標協調一致,發展經濟為了自然環境的優化與可持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也不是終極目的,而是要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這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就會協調發展共同進步。這也恰好吻合了馬克思等革命導師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論證,將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展是要與自然環境的優化同步進行,絕不能為了短期的利益而損害了自然環境的長遠健康。
03 人與自然都需要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環境署在1989年曾經發表過《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聲明》,對可持續發展進行過詮釋,認為:“可持續的發展系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而且絕對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環境署理事會認為,要達到可持續的發展,涉及國內合作及跨越國界的合作??沙掷m的發展意味著走向國家和國際的均等,包括按照發展中國家發展計劃的輕重緩急及發展目的,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續的發展意味著要有一種支援性的國際經濟環境,從而導致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持續經濟增長與發展,這對于環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沙掷m還意味著維護、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基礎,這種基礎支撐著生態抗壓力及經濟的增長。再者,可持續的發展還意味著在發展計劃和政策中納入對環境的關注和考慮,而不代表在援助或發展資助方面的一種新形式的附加條件?!睆目沙掷m發展的定義來看,在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不能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特別是要注重代際間的可持續,千萬不能本代人利用自然資源實現了生活條件的改善,而占用了本該屬于子孫后代的自然資源,這樣人類的經濟發展就是不可持續的。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也不能為了本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對其他國家形成不利的影響,而是應該注重國家間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平衡,甚至為了可持續發展,應該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必要的援助,這樣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勢必形成對自然資源的一定耗費,這時應該考慮自然資源的可再生性,經濟發展應該建立在對可再生資源的耗費上,而不應該依靠不可再生資源發展經濟,如果這樣,其經濟發展方式也是不可持續的。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各國政府都要制定經濟發展政策,這種政策是否引致自然環境優化,也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如果經濟發展政策重點關注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問題,那么,其發展方式就是可持續的;如果經濟發展政策只關心經濟增長本身,并不關注自然環境的優化,那么這種發展方式就是不可持續的。
二、綠色發展的動力機制:區域經濟增長非均衡性
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典型的非均衡性特征,因為中國是在非常落后的農業社會基礎上迅速實現工業化的。面對改革開放之前的現實,鄧小平同志毅然推動實行改革開放。在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實現工業化,然后向中部、西部循序推進。然而,由于發展具有漸進式特征,東中西部不同區域的發展進程與階段各不相同,對待生態環境的看法也不盡一致,致使不同區域的經濟增長出現了迥異的生態后果。
01 綠色發展指數
2013年中國GDP增速從高速變為中高速,標志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人們開始思考:是什么因素導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下調?是人口紅利的消失?是消費模式開始轉型?還是生態環境的倒逼?其實各種因素都在發生作用,影響著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如果只是深究生態環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就會發現,“由于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要素投入,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對于環境、資源可持續關注不夠,因此帶來了不利影響。”為此,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出臺,提出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等“新五化”,將發展與綠色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確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同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br/>
由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編制的《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區域比較》,于2010年推出了綠色發展指數,經2012年、2016年兩次修訂,目前形成了包括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62個三級指標的經濟綠色發展指標體系,來具體衡量不同區域的綠色發展水平。具體指標見表1。
02 中國區域經濟增長與綠色發展指數相關關系
結合2014年、2016年的綠色發展指數以及中國東部、中部、西部等地域劃分,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與綠色增長的相關關系進行分析,以求發現一些規律性的特征,用來分析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30個省級區域(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和西藏)綠色發展指數排序具體見表2。
對2014年綠色發展指數排名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東部地區綠色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西部地區綠色發展水平整體處于中游水平,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綠色發展水平相對較弱。對2016年中國分區域綠色發展指數進行分析會發現,東部地區的綠色發展水平依然相對較高,東北和西部地區綠色發展水平整體處于中游水平,中部地區的綠色發展水平相對較弱。
進一步對二級指標進行分析會發現,東部地區政府政策支持度及經濟增長綠化度優勢顯著,但受地區資源環境約束較為明顯,環境承載力相對較弱。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綠化度及政府支持度相對較低,但資源環境承載力表現突出。除黑龍江外,東北和中部地區綠色發展水平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對應上述分區域綠色發展指數聚類現實,可以發現,東部地區已經走完了工業化的大部分路程,正處在工業化的后期階段或信息化社會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的工業開始具有高科技、高資本、低污染的特征,工業化前期、中期形成的污染已經得到治理,表現為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特征。西部地區則處于工業化中期或初期階段,處于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過程中,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微乎其微,到影響程度逐漸加大,如果不改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將會進一步惡化。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增長乏力,增長率幾乎都處于全國后1/3的行列,這種狀態勢必帶來工業排放水平的下降,該地區綠色發展水平由較差恢復到中等水平。然而,依目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來看,一旦經濟回暖,該地區的綠色發展水平排序就會下降。中部地區各省級區域的經濟發展階段幾乎都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之下,污染排放達到了峰值,該地區綠色發展水平最低。
進一步分析2014—2016年綠色發展指數排序變動較大的幾個省級區域,多數也是GDP增速排名異動較大的省級區域。具體GDP增速及排名情況見表3。
從中抽取2014—2016年綠色發展指數變化最大的5個省級區域,并結合GDP增速排名進行相關分析,希望從中能夠提煉出規律性的東西,供今后綠色發展借鑒。具體見表4。
在2014—2016年兩年間,綠色發展指數異動最大的5個省級區域中,除海南以外,GDP增速排序都變動不大,而且都處于高增速和低增速兩個極端板塊;經濟增長綠化度排序也比較穩定,沒有大起大落的情形,說明經濟發展的模式沒有太大的改變;資源環境承載潛力排序普遍靠前,說明這些省級區域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約束相對較??;政府政策支持要么排序非??亢螅醋儎泳薮?,使得區域的生態環境政策難以做到持之以恒。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區域綠色發展指數排序變化與GDP增速排序變化相關性不強,影響排序的主要因素是反映經濟發展模式的經濟增長綠化度排序。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普遍沒有做到環境友好;資源環境承載潛力是區域綠色發展指數排序變化的重要直接誘因,由于其承載能力較強,致使區域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的關注度不夠;政府政策也是區域綠色發展指數排名變化的一個誘因,由于政府在資源環境領域的不作為和亂作為,致使不同區域的綠色發展指數出現“打擺子”的情形,這也是應該引起高度注意的。
總的看來,中國各區域的經濟發展還都沒有把資源環境優化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關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還占據重要地位,環境友好型經濟模式遠未建立起來,未來仍需加大力度關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環境問題。
三、綠色發展的約束條件:發展方式與發展理念的問題
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進程中,中國經濟實現了大發展,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實現了大跨越,然而,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卻沒有同時實現自然環境的同步優化,說明發展方式或發展理念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改進。
01 源于培根的機械的科學觀
科學技術是歐洲文藝復興后發展起來的,在工業革命后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可以說,它是工業革命的孿生兄弟,對推動工業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科學技術被奉為圭臬,似乎用科學的邏輯可以解釋一切問題,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不例外。就像美國學者寫的那樣,“單獨的科學家很少可能直接對那種機械文化發生影響,但是,在科學所樹立起來的各種論述自然模式與技術社會的價值觀和哲學之間,仍存在著一種非直接的卻是根本的聯系?!北热?,“培根毫不謙卑,而是用一種完全自信的口氣宣稱:‘將人類帝國的界限,擴大到一切可能影響到的事物?!薄笆澜鐬槿朔眨皇菫槿嗣穹??!薄霸谂喔囊庾R中,經過一個令人驚異的卻又是很清楚的過程,基督教傳統中的耶穌基督變成了一個科學家和技師??茖W為建造一個更好的羊圈和開辟一個更綠的牧場提供了工具?!弊晕乃噺团d以來、特別是歐洲工業革命以來,對科學形成了崇拜,有時甚至是頂禮膜拜,認為科學闡述的一切邏輯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可以用來指導人類的一切活動。豈不知,任何真理都是存在時空條件的,一旦越出了它賴以存在的時空范圍,它就有失去真理性的可能??茖W的真理性特征也是如此,它并不能用來解釋一切現象,特別是人類社會面臨的社會現象,其中就包括人類如何面對自然環境的問題。培根在其代表性著作《工具論》中提出了工具理性,認為從事科學工作一定不能具有主觀色彩,而是要忠實于客觀現實,應秉持像工具一樣的理性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其后這一理性擴展到了人類社會活動的一切方面,這就要求人們從事一切工作都要壓抑主觀判斷,聽從客觀世界的召喚,使得人類社會只受冥冥之中規律的指揮。其實這樣做是違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馬克思主義既強調客觀的實在性,也強調主觀的能動性,只有主客觀的統一,才能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近代以來人類按照科學的邏輯對待自然環境,就有機械論的嫌疑,并沒有很好地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來看待世界,從思想本源上形成了對自然環境不利的思想,并一直延續到今天。
02 視自然環境為可以無限消費的環境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就一直將自然環境視為可無限供給的生產要素進行無休止的消費,從不認為有朝一日自然環境也會出現問題。難怪西方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學者對此問題還要進行明確的校正,認為“在傳統模式中技術和資金極為重要,而免費的自然資源投入也至關重要。”“20世紀80年代的事實表明,如果不從環境的角度來管理經濟的話,經濟增長確實面臨著極限。但是,重要的是,一定要把這種極限同那種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絕對極限區分開來,后者只是在經濟管理得很好、好像環境并不重要時才用到?!痹谌祟惞I化的早期,工業活動遠未達到自然環境容納的極限,而是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經濟活動的空間,于是給人們形成了一種印象,就是自然環境是一個可以免費使用的寶庫,可以從其中得到大量的生活品,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20世紀的后半期。只有當自然環境開始出現巨大的不適應時,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其實自然環境并不是可以無休止地使用的,它存在著使用的極限,一旦超越這個極限,固有的生態循環被打破,那么,地球就可能面臨滅頂之災,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也會面臨巨大的挑戰。今天面臨的許多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都是由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錯誤認識所引致的。由于錯誤地認為自然環境是可以無限支撐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導致人類對自然環境沒有形成一種珍惜的觀念,而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并沒有考慮自然也要恢復自身的有機循環,最終導致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今后人類在進行生產生活的同時,也要考慮自然環境自我良性循環的問題,對自然環境的休養生息給予一定的關注,讓自然環境一直處于良性循環之中,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不斷地修復由于大力使用而帶來的磨損,并繼續為人類的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03 近代以來困擾中國的首要問題一直是吃飯問題
英國經濟學家麥迪森在21世紀初期對中國千年經濟社會發展史做過深入的研究,他得出的研究結論與英國劍橋中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的結論相互映襯。麥迪森認為,中國經濟在公元紀元開始以后,發展就一直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潮流,一直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1820年,中國的GDP還占全球總量的32.9%,只是其后便開始衰落,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僅占世界經濟總量的4.6%,到1978年改革開放時只占4.4%,從加入WTO后開始恢復,2011年占到10.43%,目前占16%左右。李約瑟通過研究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的傳統科學技術觀念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5世紀,是一直領先于世界的,只是到了公元15世紀,中國的傳統科學技術才落伍于西方。為此,他還提出李約瑟難題:為什么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5世紀中國的傳統科學技術一直領先于世界,而工業革命卻未出現在中國,而是出現在了18世紀的歐洲?從這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一個趨勢,就是中國在人類文明史中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是領先于世界的,甚至是引領世界潮流,只是到了近代開始衰落,近年來又開始恢復世界強國的地位。與此趨勢相伴而行的,就是困擾中國人的首要問題——如何進一步發展的問題,衣食問題并不是首要問題。然而到了經濟社會發展衰落到谷底的時候,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就成了首要問題,如果沒有妥善的辦法加以解決,那么中國的存續都面臨困難。這一首要的吃飯問題一直困擾了數百年的時間。這期間,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任何發展的邏輯都不能打破吃飯第一的生存邏輯。這一邏輯涉及自然環境因素時,自然也是自然環境的優化與可持續要讓位于中國人的溫飽問題,而不可能是先優化環境,然后再提人們的溫飽問題。正是在這一邏輯的引領下,中國也開始了向大自然的大量索取,以自然環境的損害為代價,勉強解決了數億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可說大自然為中國人度過生存的難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今,中國已經走出了發展谷底,重又回到了世界強國之林,經濟發展又開始引領世界的風騷。此時,應該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確立雙方相互和諧的生存邏輯,讓經濟發展建立在自然環境可持續的基礎之上,讓自然環境提供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04 區域間經濟發展一直通行錦標賽規則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有一個特點,就是衡量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比較各地區GDP的大小,進一步也就體現為區域間經濟發展的競爭,采取錦標賽的辦法。用錦標賽的辦法加強競爭,促進各地區經濟的加速發展,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它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壯大。然而,由于對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間的有機聯系缺乏深入的認識,致使許多時候的經濟增長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的,錦標賽制可能還會加重對環境的危害。中國長期以來的機制是每個地區的經濟增長都與地區政府的績效掛鉤,也就是說,對地方政府執政成績的考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地方經濟增長的成果結合起來進行的。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地方領導大力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實現考核等級的最優化,而不是從經濟與自然環境協調的角度思考經濟增長問題,也不會考慮經濟的高增長速度對自然環境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長此以往,最重要的發展要素——自然環境就埋下了惡化的誘因,在工業化發展的早期、中期的時候,這種不良誘因積累得不夠嚴重的時候,還不至于形成嚴重的問題,一旦不良誘因超過某個極限,就會總爆發,對自然環境造成巨大影響,進而還會對經濟增長形成損害。可以說,中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制度設計還存在著潛在的問題,就是錦標賽制的地區間經濟增長速度競爭,可以帶來區域經濟的高增長,為社會積累大量的物質財富,同時,也會因為只關注經濟增長速度而忽視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為地設限,一旦自然環境問題積累到嚴重的程度,就可能總爆發,讓經濟發展陷于癱瘓。為此,要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尋求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優化之間的和諧,而不是單純追求經濟的高增長,而不顧自然環境持續健康發展。
四、綠色發展的政策工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中國政府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過一系列的論斷,對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01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在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一些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薄白尵G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生態文明建設時還曾指出“人以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币跋癖Wo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绷暯娇倳浽邳h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為下一步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關系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是新時代經濟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向。
02 生態環境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與論斷中,生態文明建設被放到了突出的地位。他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薄敖ㄔO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薄吧鷳B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彼邳h的十九大報告中特別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鄙鷳B文明問題被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千年大計”“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的高度,說明這一問題已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直接關乎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方向,關乎中國以何種身份步入世界強國之林。如果只關心經濟的發展,不關注生態環境的優化,那就很有可能將中華民族帶入不可持續發展的死胡同,最后會無路可走,被世界文明的潮流所拋棄,也就更談不上引領世界發展的潮流了。如果中國開始突出關注生態環境問題,可能會多付出一些成本,短期內也可能降低一些發展速度,但從長遠來看,確實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與進步是十分有利的。
0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時,習近平總書記用比喻的手法提出了“兩山理論”,即“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薄拔覀兗纫G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斷道出了他對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根本看法和指導思想,就是生態環境對于人類是第一位的,沒有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縱使經濟有再大的發展,對于人類自身的福祉而言,也是徒勞的。因此才有了“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說法。此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道出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深刻內涵,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保證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經濟進一步發展就會提供支撐;同時,保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是保護生態環境選擇對了方向,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進入了正確的軌道。歸結到一點,就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可以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
04 生態文明要從制度建設抓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時候,非常注重制度建設。他認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币坝脟栏竦姆芍贫缺Wo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薄耙罨鷳B文明體制改革,盡快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把生態文明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绷暯娇倳浾J為,對于生態環境,一是要保護,保證生態環境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下去,為人民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保障;二是對開發活動要予以一定的限制,特別是要限制對生態環境有害的一切開發活動,保證生態環境從源頭上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造福人類。這種對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限制都要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之上,要利用法律的手段管理環境,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環境,使環境優化工作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首先就是要建立這種體系的“四梁八柱”,也就是生態環境法律體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完善該法律體系,最終做到依法保護環境,實現生態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福中國乃至世界各國人民。
五、綠色發展的中國方案:建設美麗中國
“建設美麗中國”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的要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建設美麗中國”在黨的十八大首次作為執政理念提出,且被列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這個主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建設美麗中國”首次納入五年計劃,成為“十三五”規劃的內容。
01 把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最高價值追求
21世紀是人類社會發展全面邁向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世紀,中國正全面致力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西方發達國家正在紛紛實行“再工業化”戰略,希望重新步入工業帶動的經濟發展道路。但之前經過“20多年來的可持續發展,并沒有有效遏制全球范圍的環境與生態危機,危機反而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危及人類安全”。有學者認為“在資本主義文明及工業文明的基本框架內對經濟運行方式、政治體制、技術發展和價值觀念所作的任何修補和完善,都只能暫時緩解人類的生存壓力,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困擾工業文明的生態危機”,“放眼全球,只有中國不僅可以,而且愿意在打破舊的發展模式、建立新的發展模式上有所作為。中國政府將生態文明納入其發展指導原則中,這是實現生態經濟所必需的,并使得其實現變為可能,是一個高瞻遠矚的規劃”。經濟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物質基礎,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前提,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生態環境優化,是一切活動的前提,如果沒有生態環境的優化,則一切活動都沒有了歸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命運共同體”是衡量人類生態文明高度的基本標尺,是地球文明的時代刻度。綠色發展作為全球各國的共識,“建設美麗中國”就是綠色發展的“中國方案”,把“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最高價值追求,是對全球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貢獻。
02 把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世界觀就是人們對世界總的看法,是指導人類實踐最重要的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其“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面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優化這一對矛盾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世界觀問題,要建立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的理念,明確生態環境優化是人類社會存續的第一要務。如果沒有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縱使取得再大的經濟成果,也是徒勞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甚至最早追溯到他在河北正定縣工作的時候,就明確提出“寧愿不賺錢,也絕不辦污染的企業”。這從根本上概括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優化之間的辯證關系,就是經濟發展不能破壞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的歸宿應該是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在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要首先選擇保護好生態環境,然后才是經濟發展,因為沒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發展也是毫無意義的。為此,從事任何活動,都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的世界觀,決不能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破壞了生態環境。當前中國各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中央也成立環保督查組,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但在實際工作中,各級地方政府依然把經濟發展和GDP作為首要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次要目標,重點在于治理曝光的生態污染問題,而不是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首要目標。因此,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各級地方政府應該調整發展理念,改變以往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的理念,調整為把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具體而言就是,明確生態環境是第一位的,只有生態環境得以保護,才能推進經濟的發展,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03 把保護生態環境和節約能源資源作為重中之重
在人類處于農業社會的時候,由于生產方式自給自足的特點,生產活動規模不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程度較淺,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于是,人們形成了生態環境是沒有極限的并且是可以永遠為發展提供支撐的這一觀念。然而,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使用的力度越來越大,不斷地逼近自然環境的極限,有許多資源開始從人們認為的無限供給型,變為存在短板且不可再生的狀態。這都極大地影響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生存,也影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為此,要徹底轉變對自然環境的看法,要明確自然環境不是可以無休止消費的資源,它也是存在極限的,一旦消費過度,人類的存在將首先會變得不可持續。要善待自然環境,讓它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那樣,人類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因此,要從根本上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要把生態環境和能源資源作為核心,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發展綠色產業和循環經濟,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全文刊發在《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年第8期,第3—15頁。)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