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2019年11月11日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陪伴 ·共生——職業導師項目兩周年暨2019職業導師節”活動在北京大學正大國際交流中心舉行。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BiMBA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范保群老師、國發院企業關系部主任王欣老師、國發院職業發展部副主任金薇老師等多位老師,以及近百名“職業導師”項目師生出席。此次活動由兩位MBA同學丁愷和房銳主持。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MBA職業發展導師項目”是由陳春花教授倡議發起的商學院特色項目,旨在“讓現在最優秀的人遇到未來最優秀的人”。項目一經發起,受到業界和學生的熱烈響應。第一屆導師項目有108位導師加入,一共148對導師學員互選成功。第二屆導師項目新加入101位導師,共有155名在職學生及34名全日制學生成功參與。2019年秋季學期第三期,共有140位導師及192名學生參與。11日晚間的導師節活動結束后,為期一周的導師互選環節將隨之拉開帷幕。
活動伊始,陳春花教授首先發表了題為“教育,學生的自我覺知”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陳老師坦言發起“職業導師”項目的初衷源自自己在長期教育實踐中的感受:老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種可稱之為“生命相伴”的關系,有老師作為對話對象,學生可以更好地應對來自外界的挑戰。
在談到“教育的功能”時,陳老師認為:教育首先對個體產生作用和影響,然后再對社會發展產生作用和影響,大學教育是“個體向社會化轉化的最后一個階段”,而MBA教育是向已經社會化的人敞開大門,讓他們重回大學再接受一次教育。大學的目的是讓人在學習之后有能力在社會中成為一個有價值,有創造的人,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人,這才完成了人的社會化。
學習的過程是“痛并快樂著”的,陳老師勉勵同學們通過學習不斷認知自己的局限性,實現自我成長,并做到四個方面:學到生存的技能、掌握將社會化內化的能力、接受自我不足并積極完善自我、學會承擔社會角色。
學習的核心在于學生而不是老師,因為“太陽把陽光灑在大地,它沒有決定在哪里撒得多一些,哪里少一些。每個人能得到多少陽光,取決于自己。”陳老師最后說,職業導師項目給各位導師賦予了責任,希望能在責任之下看到成長的美好,讓學院、商學教育、導師和學生都獲得真正的進步。
接著,國發院BiMBA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范保群老師和國發院企業關系部主任王欣老師分別為熱心支持并陪伴同學們成長的導師們佩戴職業導師節紀念圍巾,并為新一期的職業導師們頒發水晶紀念牌,象征導師和學生水晶般純凈而珍貴的情誼。
在隨后進行的分享環節中,兩對導師和學生代表先后分享了他們一年來共生成長的經歷。來自全日制MBA2018級的袁小婷同學認為,選導師應當更看重導師與自己未來發展的“匹配度”,學生應當盡可能多地、更主動地與導師互動。袁小婷的導師——鼎萃投資創始合伙人李曉燕也坦言: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和導師是在發現彼此的亮點,導師更多的是引導,像汽車的“副駕駛”,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勇于嘗試不同的可能性。
2018級全日制MBA學生廖永合姍和導師瑞德嘉誠資本合伙人施國敏選擇的互動方式是實戰和實操,通過導師的資源分享和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悟出真知,收獲經驗。廖永合姍認為,除了與導師積極互動,勤奮也是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施國敏表示,學生應該主動與老師溝通,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學生可以具備“上馬殺敵,下馬揮毫”的素質。
接下來,來自北京海特科技有限公司的EMBA2016級校友程凱,金瓴創投創始合伙人、2001級全日制MBA校友李煌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前董事總經理楊毓瑩,分別暢談了商學學習給自己人生帶來的改變。作為導師,他們也對青年學生的未來職業道路選擇給出了中肯建議。
最后,問答贈書環節將整個導師節的氣氛推向高潮。針對“時間管理”、“30歲轉行晚不晚”等隨機抽取的犀利問題,導師們結合自身經歷,踴躍解答,令現場的同學們大呼過癮。整個活動也就此順利結束。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