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成立了經濟管理學院。多年來,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發展,順應時代潮流,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經管人才培養之路,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質經濟管理精英。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遠景目標的新起點。作為商科人才培養院校,如何邁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培養適合時代發展潮流的精英人才,是一個值得深剖的話題。為此,中國MBA教育網特別策劃《遇見機遇,預見2021》欄目,本期特邀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緊緊圍繞西南地區MBA人才培養現狀、我國商科教育的發展趨勢以及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才培養實踐等內容進行交流分享。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發揮西南交大智庫作用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才培養的關鍵是什么?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自成立以來,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一直致力于培養融通中外智慧、具有量化分析能力的管理精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方面,我們強調“腳踏實地,不忘初心”,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努力培養能夠腳踏實地為社會做貢獻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在新形勢下,我們強調“創新”,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努力打破常規,在人才培養的模式、方法、途徑等各個方面不斷進行創造性工作,以適應當下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需要。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貴院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發揮怎樣的智庫作用?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第一,我們在成立雙城經濟圈后,積極去融入雙城經濟圈,全盤提供智力貢獻。現階段,共同發起了一個智庫聯盟,以輪值主席的方式,舉辦各類論壇,到企業之間進行調研。
第二,我們成立了各種類別的研究院,為地方人才培養提供助力。研究院包括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鐵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院、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等,通過這些研究院為西南地區高層經濟發展提供聯動、咨詢、反饋、診斷等智庫作用。
商科發展新探索,發揮特色展優勢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地方文化特色與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有什么影響?與商科教育的發展有哪些關系?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一貫注重于服務地方經濟,助力企業發展。文化特色和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具有較大的影響,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在四川成都,隨著經濟發展,對建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人才對知識的渴望也更為明顯。近年來,MBA報考人數和競爭力度都在直線上升,這都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商科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可以體現出當地經濟文化特點,我們正在努力打造學校特色和地方文化相融合的教學教育模式。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以工科見長的院校中商科如何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作為一個“理工見長”學校的商學院,如何發展出特色,是我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我們從“強特色、深耕耘、寬口徑、重交叉”四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第一個“強特色”就是要體現出交大特色,在管理方面也要凸顯交大特色。比如在交通和工程建設領域的優勢,生源行業優勢等都是交大特色。
第二個是“深耕耘”,我們鼓勵老師們運用專業知識與行業、企業緊密合作。在行業中面向重大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是做理論研究,更要注重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貫徹“深耕耘”。
第三個是“寬口徑”。交大以傳統鐵路行業為主,立足鐵路,服務社會,和鐵路行業有著多方面的合作。除鐵路行業外,我們積極地鼓勵老師們與其他行業加強聯系合作,多領域寬角度地深入到各行各業中去。
第四個是“重交叉”。因為管理有學科特點,在各個行業都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如果只是獨立運轉不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其優勢很難發揮出來。因此我們希望和其他一些優勢學科融合,交叉創新。
為依托學校的特色,體現商學院優勢,我們成立了科研團隊,目前共有6個成熟的科研團隊在各種領域進行研究。我們鼓勵老師做教改項目,目前共有14個教改團隊,在做教學改革、一流課程申報、專著和教材的編寫等工作。最近,我們正在成立社會服務團隊,積極加強與政府、企業合作,致力于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智力貢獻。
積極順應新變化,三融模式育英才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新時代、新形勢對貴校商學院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很多行業如果不積極應對挑戰就可能被替代。有些專業,甚至存在著機器代替人力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思索如何培養各方面知識都具備的復合型人才。我們提出了“管理+”的概念。很多概念是“+管理”,比如工程+管理,工科+管理。但我們培養人才主要是管理職業經理人,以管理見長的復合型人才,讓他們去接觸行業,了解不同行業背景,培養相應洞察力,探究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管理+”實質上是通過管理,多了解一些相關事情,鍛煉勝任工作的能力。
在人才的培養上,我們推出了融合、融匯、融創的“三融”培養模式。
“融合”是把各種企業的平臺、人才聚集起來,產教融合。我們現在有很多和企業合作的實習基地,把各種教學資源融合在一起,加強教學體驗。
“融匯”是在有了資源和師資后,通過講課、實踐、實習、實驗等各種方式,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
“融創”是提升創新力。擁有知識,熟練掌握后就去運用,在實踐中去創新。
現在我們提倡通過三融模式培養新時代數智管理人才。培養大數據背景下智能化的管理人才,也是當下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中國MBA教育網記者:疫情對商科教育帶來了哪些影響?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郭強教授:在2020年,突然爆發新冠疫情,對我們自身的教育運行影響不算太大。早在2017年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推出線上線下教育模式,當時已經開設了線上線下班。對于一些外地生源,大部分都是以線上授課的方式接受學習,所以在疫情期間大范圍進行線上授課時,我們的運行是穩定的。
另外如何應對變局也是教育教學方式更新的問題。在人才培養上,我們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加強與海外企業的合作,培養適應全球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
我們在課程上和教育培養模式上也做出了相應調整。新的形勢下,對相應的課程做出優化和創新。比如增加體現全球化特點的課程。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發展,不僅有著非常強的時代適應能力,也有著非常敏銳的應變能力,當這些成為一個學校的基因時,在這里走出來的學生也一定具有一樣的基因和能力。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前行的道路上依舊勇往直前。也祝愿西南交通大學的學子們,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中國MBA教育網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