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MBA教育網 作者:撰稿/劉柳 攝影/張林 責任編輯:連家玥 06/07/2018
【中國MBA教育網訊】前瞻金融改革與創新趨勢,寄語新時代大學生責任與素養。6月6日晚18點30分,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56講暨2018春季薊門法治金融論壇收官之講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特邀中國民生銀行黨委書記、行長鄭萬春以《金融改革于創新趨勢前瞻》為主題進行精彩內容分享。
國務院資本局局長李冰,商務部機關事務局局長王開前,民生銀行董事劉寧宇,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總行辦公室副主任溫彬,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副校長楊世忠,神華集團副總黃欽,德勤中國公司合伙人馬立以及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多位教授出席本次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擔任主持人。
活動現場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
劉紀鵬表示,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市場經濟,風險點、創新點和中國崛起的戰略制高點都與金融密切相關。在當今國際社會發展中,金融成為新時代國際關系間必爭的制高點。中國如何從傳統金融步入現代金融時代、資本金融時代,是現今研究的重要時代任務。“金融能夠使得國家經濟變得強大,同時也會帶來風險”,劉院長強調,從國內外角度而言,其風險主要來自國內;就股市與銀行兩大主體而言,其風險主要存在于銀行。在銀行表內風險與表外風險對比中,其主要風險來自表外。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
頒發證書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做開場致辭并向鄭萬春頒發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聘書。黃進校長說,薊門法治金融論壇已經成為中國政法大學一道亮麗的學術風景。黃進指出,構建完善的中國金融體系對于中國發展至關重要,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處理好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處理好金融創新與法治關系、處理好金融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關系?!疤摂M經濟需要建立在實體經濟之上,脫離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將會成為泡沫。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大背景下,如何借助現代科學技術促進金融完善、健康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秉S進表示,期待中國未來中國金融市場充滿活力且富有成效的穩定發展。
金融改革與創新趨勢前瞻
中國民生銀行黨委書記、行長鄭萬春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業改革創新和發展進步有效服務了實體經濟發展。結合金融業改革開放大背景,鄭萬春重點回顧了銀行業改革的歷程和成就,分析銀行業面臨的趨勢和對策,同時對民生銀行的相關情況進行了重點講解,并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了新時代寄語。
中國金融改革概覽
鄭萬春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機構數量持續增長,種類逐漸豐富,金融機構體系由貨幣當局,監管機構、銀行、證券、保險等構成。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新型金融機構大量涌現,提升了金融效率,并使得利率、匯率逐漸市場化。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及銀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監管框架隨之不斷調整與完善,逐漸形成了“統一監管”、“一行三會”、“一委一行兩會”等階段現狀。
中國銀行業改革歷程和成就
中國銀行業歷經向專業化轉型(1978年-1993年)、向商業化轉型(1994年-2003年)、向市場化轉型(2004年-2016年)、高質量發展新時代(2017年至今)四大階段改革。
鄧小平同志指出,“要把銀行作為發展經濟、革新技術的杠桿,要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摘自《關于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以此為起點,改革開放40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銀行業從“大一統”一元銀行格局起步,實施商業化發展、股份制改革上市、開展市場化運作,實現了高速發展。
在對四大發展階段內容講解中,鄭萬春就各階段發展歷史背景、發展內容與改革成果及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方式與行徑等信息進行了重點解讀。其指出,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本輪監管重點將以“回歸業務本源,防范實質風險”為主要方向,金融發展將從重視規模發展轉向重視效益發展。
鄭萬春表示,中國銀行業逐步迎來黃金發展期,其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一級資本市場排名、營收排名與國際影響力同步上升。商業銀行風險抵御能力大幅提高,自2012年起,拔備率呈現逆周期調節的特征。此外,其資本充足率穩步提升,且流動性比例保持合理區間,在協調發展中,廣泛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業面臨的發展趨勢和對策
“規范金融發展,監管日趨從嚴”、“市場準入放開,競爭日益加劇”、“客戶需求多元,混業經營加快”、“金融科技興起,業務模式重構”、“金融開放加快,開放格局升級”作為中國銀行業面臨的發展趨勢,需要對應實施五大戰略對策:第一,回歸本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第二,做出特色,實施差異經營戰略;第三,精益求精,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第四,與時俱進,加快金融科技運用;第五,全球布局,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鄭萬春表示,十九大報告指出,防范風險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線”之一,銀行業防控金融風險成為重點任務?!霸陲L險爆發前進行監管整治,盡管會影響銀行現有利潤收益,但是從整體而言,對于風險防控工作,提高銀行業長期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監管部門堅持增加競爭性金融供給,以“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造”雙線推動銀行業格局重構。鄭萬春強調,為應對利率市場化和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個銀行機構需要布局混業經營,發揮多牌照優勢。此外金融業作為應用先進科技成果的典范和先行者,需要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金融科技興起之際,進行業務模式重構,改造傳統金融業,加快金融開放,升級開放格局。
中國民生銀行的改革實踐
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營經濟,解決民企融資難題,由經叔平先生提議,國務院批準,1996年,中國民生銀行作為首家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誕生,并在公司治理、體制機制、業務特色(民企金融)、企業文化特色等方面形成了民生銀行的獨有特色。
秉承“為民而生,與民共生”的企業使命,民生銀行不斷追求“長青銀行,百年民生”的發展愿景,在提供社會服務的同時,承擔既有社會責任,開展精準扶貧、產業扶貧、醫療扶貧等工作。據鄭萬春介紹,民生銀行董事會組織設置科學,確保決策精準全面,堅持市場化運作,內控外來并重,戰略決策和執行高度統一,以確保合規經營。在多年發展中,其形成了“分支行+事業部+附屬機構+海外分支機構”的運營體制,制定了“民企金融”、“小微金融”、“科技金融”三大戰略。民生銀行面對科技進步和金融需求變化,一方面運用新技術提高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不斷探索科技企業發展規律和金融服務模式。鄭萬春指出,未來民生銀行將重點打造線上銀行發展模式,實施鳳凰計劃引領長期全面轉型,開展三年發展規劃,催生“新民生銀行”的誕生與發展。
寄語新時代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鄭萬春表示,中國正處于崛起的復興時代,為實現中國夢的發展目標,新時代的大學生需要樹立遠大理想,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要求,踏實砥礪奮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校期間需要扎實學習理論知識,在工作的平凡崗位中做出不平凡事跡,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嘉賓點評 共議金融改革與創新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李曉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表示,本次講座中,通過三個特點、四大階段、五大趨勢與應對措施的講解,全面揭示了金融改革與創新的風貌。歷經15年一線不良資產處置領域的歷練,時至今日,鄭萬春著作《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的關鍵探究》仍具有教科書般的作用。其在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問題解決中,就在與外資合作處置不良資產中如何設定法律、法規、進行司法解釋,金融領域如何進行定價機制、交易結構設計、風險防控風險防控等內容構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朱曉武
中國政法大學朱曉武教授以《大銀行對中小銀行的特質性沖突及創新者的窘境:民生銀行的案例啟示》為主題,就本次講座內容進行主旨分享。其以“公司的行為到底是趨同還是驅異?”“行業規則與公司風險(創新)的關系?”兩大問題切入,就民生銀行為案例進行深度探討,并揭示了民生銀行的“英雄選擇”。朱曉武表示,中國銀行的趨同行為是企業發展的普遍性選擇,恰當的法律保護水平是平衡風險與創新的重要保證。現代金融(金融科技)的根本在于創新,大數據是生產資料,人工智能是生產力,區塊鏈是生產關系,需要設置現有貨幣體系與加密數字貨幣“防火墻”,實現“通證金融”。
互動環節
在互動環節,鄭萬春針對點評嘉賓及現場聽眾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耐心且詳細的解答。他強調,金融發展空間巨大,銀行業需要重新審核現有發展環境,傳統銀行需要正視互聯網行業帶來的發展沖擊,避免趨同性發展,而應探索自身獨特的發展道路。據其介紹,民生銀行的“揚帆計劃”專門進行優秀管培生的人才招聘,期待中國政法大學優秀學子加入。
理性解析金融概況,多方探討改革與創新。在熱烈的掌聲中,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56講暨薊門法治金融論壇2018年春季論壇圓滿結束。大咖云集,智慧碰撞,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2018年秋季論壇。
撰稿/劉柳
攝影/張林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