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BA教育網訊】南開大學自1919年建校之初就以“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雄圖大略,設立了文、理、商、礦四個學科。面對新時代的深刻變革,南開商科教育始終緊握時代的脈搏,尋求轉型、升級和突破。10月24日,“新時代 新商科”論壇在天津召開。南開大學商學院兼遠程教育學院院長白長虹教授出席活動做《旅游式學習與知識管理旋轉》主題報告,并在現場接受中國MBA教育網《商學院之聲》專題訪談。
突破機遇,促成變革
面對當前“線上教育”、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對于商學院帶來的沖擊與挑戰這一問題,在身為南開大學商學院與遠程教育學院院長的白長虹教授看來,線上教育的出現和盛行為商學院的發展提供的挑戰與巨大機遇多于外界所謂的“沖擊”。 “互聯網就是最好的大學。我們通過‘互聯網+搜索’的形式,可以感受到網上各專門化、專項化人才及專家型、用戶型,甚至是跨行人士的體會、體驗,從而對一個問題產生更為專注和專深的了解,進一步形成知識的豐富度。”
“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更直接地表現為實現教育使命的一個技術平臺。”對于互聯網的出現,白院長認為商學院應該主動擁抱它、認識它、應用它。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無論是對在線資源的整合,還是對線上平臺的應用,又或者是對數字化信息的研究上,商學院的老師及教學模式都遠遠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未來商學院線上教育的發展潛力依然非常巨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繼衍生,商科教育的發展出現了一股新的助推力量。白院長指出,在線上教育的發展為商學院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會和能量的同時,各大商學院應該靜心思考自身的特色及其要承擔的使命,以及如何具體將“線上”技術與學院的理念、辦學模式及對學生的教育服務結合。把握科技革命為商科教育發展變革提供的重要機遇以實現自身發展與突破。
著手自身特色,開展差異化培養
商科教育最先起源于英國,并于1910年引進中國。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使中國的商科教育不斷成熟并形成自身特色,也讓“商學院人才”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受中國早期管理教育和商科教育空白和缺乏的影響,當時的商學院更傾向于培養功能性、職能性的人才。之后又受慣性的影響,使得今天商學院的教育包括科系的設置,都明顯突出了職能化,如人力資源系、管理系等科系的設置。
站在當今多學科、多背景的綜合性大學角度,白院長表示,“商學院人才的培養應依據學院的學科背景、學科優勢及發展歷史,并借助于學校的資源,形成差異化特色。”以南開大學商學院為例,白院長進行了舉例介紹。 “我們的使命是培養領袖型人才,也被稱為企業家型人才。它不僅能夠整合資源,還將具有統領和規劃的能力,即‘超級生產力’。之所以稱之為‘超級生產力’,就是因為其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不僅要打造學生的專業能力,還應該致力于學生的通識教育,如:人文素養、哲學思辨能力的培養,只有將這些特質進行融合考量,才是今天商學院應該追求的培養人才的理念。關于這一“全副武裝式”人才的培養,白院長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們至少應在基礎的管理知識體系上再加上行業性的發展特色及跨科力量,從而形成具有管理意識和行業能力的綜合型管理人才。雖說‘企業領袖’并非單靠學校之力就可以塑造而成,但我們應按照培養‘企業領袖’的高規格,做好商科教育的規劃。”
“商科教育并非一個單純的知識傳授過程,它更多的是一種管理工具的傳承。”白院長說道,未來的商學院應該將自己定位在“技術大學”這一領域,即培養學生兼備領袖化和技術化的能力。因此,商學院在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學校專業化的教育角色,其次應注重學生對支撐理念的管理工具的運用。白院長指出:“精英的思維、素養、知識和行為的訓練,不僅是通過課程來完成的,它是在“共振、共創、共融”的過程中實現的,即‘讓知識的傳授,在交互的過程中實現螺旋式的旋轉’”。“旅游式學習”作為白院長此次論壇的發言主題,其主要觀點就是讓大家在類似于亞沙賽、戈壁賽等體驗式學習情境下,在一種非慣常和移動性的情形中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共振、共創、共融。
面對未來的不可知性,白院長深信,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增動力,定能將中國商科教育的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南開大學商學院兼遠程教育學院院長白長虹教授與中國MBA教育網記者劉柳、于倩合影)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