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 作者:Dr. Henry Cloud,Dr. John Townsen 責任編輯:Elim 06/21/2017
《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
——讓你學會如何運用智慧談判來處理人際關系。
一起來看看如何跟你的父母進行界限對談吧~
第五部
如何與周遭的人進行界線對談
一 跟你的約會對象
二 跟你的配偶
三 跟你的年幼兒女
四 跟你的成年兒女
五 跟你的父母
當角色互換時 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系
你現在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然而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你是他們的小孩。你受他們照顧、滋養,完全順服在他們的權威與管教下。你的人生、行為,一直都受他們指正,都是由他們來找你去正視沖突與處理問題。他們主要的工作便是幫你成長,而你主要的工作就是成長。
你長大成人后,整個情況卻改變了。你這個一向都在接受指正的人變成是去指正的人。你這個被要求做界線對談的人竟開始必須找對方攤牌與談判了。即使你們之間的談話過程平穩順利,還是會怪怪的。當事情不順利時,則很可能天翻地覆。
其實,找父母做健全的界線對談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幫助我們變得更為成熟,建立彼此之間良好的關系。
就像其他人一樣,父母親也需要有人來和他們面對面正視問題,而誰會比那了解、認識,又熱心關愛他們的成年子女更為恰當呢?然而你若希望過程能行云流水的話,需要先了解你與父母之間那種獨特的關系。
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系
1.關愛與尊重你的父母
所有的界線對談都需要以愛心為基礎,這樣你所說的誠實話對方才聽得進去,不會覺得自己被怨恨、內心難過,或產生戒心。我們尊敬父母,是尊重他們在我們早年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們當然不會假裝父母親全是完美無缺的人,也不可能感謝他們所做的一些不好或不對的事情。每個成年的孩子遲早都必須放棄那種想要尋求正義的需求,而愿意生活在仁愛與恩典當中。當我們有幸活在恩典當中,我們必須能把那恩典也延伸到別人身上,尤其是我們的父母親身上。
假如你不能關愛或敬重你的父母,找一個你可以信任的朋友、一個互助團體或心理輔導人員,協助你處理父母在你身上所造成的傷口,這將會幫助你慢慢去關愛與敬重你的父母。
2.不要一味地順從父母
關愛與敬重并不等于一味地順服。把自己放在父母的身旁一段時間來幫助你變為一個成熟的大人,而當這段時期結束后,你與父母的關系便從“小孩與父母”的關系轉變為“成年人與成年人”的關系。你們的角色也由以前的“依賴與權威”,成為“互惠”的關系。
尊敬、關愛父母,卻也不在他們的保護、監護之下了。小孩必須順服父母,成年的小孩(adult children)則必須關愛與敬重父母。因此,有時,你必須找父母正視你們之間的沖突,反抗他們那種渴望你不管是對或錯都一味順服他們的狀況。
不要忘了你的父母親或許很需要你成為他們生命中那個能促使他們有所轉變的推動者。你可能是他們生活圈中那少數幾位明白他們會有些什么傷人的行為、態度之人。因此,就像他們以前的職責是指正你一樣,你現在的職責也應該能坦然地指正他們的過失。我看過許多這種例子,當成年的孩子在找父母攤牌對談后,雙方的人生都有了很大的轉變。
3.為了關心而對談,并非處于臍帶不斷
只是,對談前,你必須事先考慮你的動機為何!
最單純、最健全的動機當然是出自于愛:“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無愧的良心,和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找父母對談的動機必須是你想要除去那會妨礙到你父母的愛心與成長的問題,是為了想要改善他們和你或別人之間的關系才行。
有時,我們會因為自己對過去的一些需求依然耿耿于懷,而使我們想要對談的動機蒙上污點。我們先前說過:倘若成年的小孩不能與原生家庭分離,將會影響到他們與父母之間的界線對談,使他們在找父母談判時,抱有不正確的動機或意圖。
渴望去懲罰或報復對方則是另一個不正確的動機。
不稱職的父母確實會在兒女的身上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懲戒并不在我們手上,而是在上帝。
4.不要把談判理想化
盡管與父母之間有健全的對談很有價值,卻不是一把直通自由的金鑰匙。通往自由的金鑰匙應該是心靈上與情緒上的成長。當你一步一步地經歷療傷、復原、成長的過程,你將得到那些以前所未能得到的好處,治愈過往的傷痕。
界線對談常常不是醫療的方法,而是一種醫療的結果。當你能夠處理“離開原生家庭”的問題后,你將比較容易與父母之間來次健全的“成年人”的界線對談,進而肯定你的改變乃是正確無誤的。事實上,當人們解決了他們孩提時期的問題后,便不會再那么覺得需要找父母攤牌了。以前使他們內心沉重的壓力或問題將不再那么困擾到他們。談判的焦點將從那些孩提時期會影響到他們的事情,轉變為更有建設性地維護父母的利益。
5.辨別“傷”(hurt)與“害”(harm)之間的不同
你會在對談時使對方不自在而傷到對方,或是會說一些不仁慈、沒有愛心的話語,產生不良的后果,而損害到他們?
你想要和父母親好好溝通的真理,確實有可能使對方傷心難過而痛苦(painful,傷到了對方),卻不至于使對方身心功能受到重創(injure,損害到了對方)。
實用的建議
1.表達關愛與敬重 2.了解父母
明確地表示你是“為了”他們的關系。
對談中,你或許需要再次回到關愛與敬重,尤其對方若是無法感受到你對她的恩典的時候。暫且不要陳述你的觀點,先回頭去安撫她,就像在對待一個受到了驚嚇的小孩一般。
2.了解父母
你父親對別人的進言一向都很大方地接受嗎?還是忠言逆耳,很容易抗拒,馬上會產生警戒心?假如對方持有強烈的防衛心態,對談時,你可能必須把對方這個毛病先挑出來單獨處理。
你或許應該先確定那些問題都穩定下來了以后,才向他提出你們之間的問題。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負荷加重后,你敬愛與體諒父母的職分之一。
3.評估抗拒
假如你碰到了父母親的抗拒心理與警戒心,試著找出對方是抗拒每個人或只是對你一人。身為父母的人有時雖可坦然地接受別人的勸言,卻無法面對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給予自己忠言的事實。因此,你可能必須把這個問題先陳述清楚。
對話時,盡量使你的方式謙卑、對等,而且能互相擔待。
4.直截了當
對待父母,因為很多感情上的因素,讓我們在說話時,總是拐彎抹角,間接、迂回。
對談時,你強調的應該是你們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你自己個人的需要。
對比一下下面的說法:
小孩子:“我希望您多替我設想一下。”
成年人:“我希望能和您坦誠溝通。”
小孩子:“我希望您可以尊重我,這樣我才能覺得自己受到尊重。”
成年人:“我希望您能夠尊重我,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我們之間的關系。”
小孩子:“當我說不的時候,我希望您可以接受,因為當您無法如此時,讓我很難過。”
成年人:“我希望您可以接受我們觀點上的不同,這樣我們才能有健全的對話。”
小孩子:“我希望您不要再酗酒,這樣我才能擁有那個我不曾擁有過的母親。”
成年人:“我希望您不要再酗酒了,因為您這種喝法,我們無法與您好好溝通,對您本身或對我們之間的關系,傷害都很大。”
5.決定界線對談是否值得
你不需要完全放棄你們之間的關系或采取什么激烈的行動。但你或許需要為你無法跟父母之間擁有你所期望的關系感傷、難過,及依然盡你所能地去與他們聯結或交集。尋求你父母所愿意接受的程度,然后在你的能力范圍內仍盡力去愛。再說一遍,這是你從依賴心轉型至愛心的一種關系。
你的母親或父親可能永遠都無法成為你感情支持系統上的一部分,無法處處都能為你著想。然而,在尋求各種安全的方法去與父母溝通或聯結時,你仍可獲得許多滿足與享受。
盡可能地把真理與恩典都帶進你和你父母之間的關系里。即使是在他們的晚年,你如果能對他們的生活有些救贖性的影響,是一種很大的福氣。
來源:《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
作者:Dr. Henry Cloud,Dr. John Townsend
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作為讀書筆記摘抄分享,轉載請注明來源。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MBA教育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MBA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MBA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不保證向用戶提供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該外部鏈接指向的不由本網實際控制的任何網頁上的內容,本網對其合法性亦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您的每一個有效信息都至關重要
服務熱線:010-8286 3124